[發明專利]介質膜隨動技術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65535.0 | 申請日: | 2017-0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945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郭志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志誠 |
| 主分類號: | B63B1/38 | 分類號: | B63B1/38;B64C2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介質膜 隨動 物體外表面 介質流體 物體表面 正壓力 噴出 氣團 前部 狹縫 隔離 導彈 覆蓋 | ||
“介質膜隨動技術”是一項減少物體在介質流體(如空氣)里運動的阻力的技術,從物體(如導彈)內部通過物體表面狹縫噴出的介質(空氣)膜把物體覆蓋起來,使物體外表面與外面的介質被隔離開來,從而從根本上完全減少了摩擦力而且也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物體前部的氣團的正壓力,從而減少了物體運行的阻力,提高了物體的運行速度和行程。
技術領域
該技術發明屬于流體動力學及空氣動力學范圍
背景技術
減少以空氣和水為流體介質中的運動物體的阻力以提高運動物體的速度是當今在該技術領域的主要任務之一。而當前減少阻力的技術途徑也可以說是唯一的技術途徑是設計一個運動阻力最小的最科學的外型,比如阻力最小的氣動外型。但這種解決問題的技術途徑總有一個極限,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再減少了。而本“介質膜隨動技術”是在上述好的氣動外型的基礎上能進一步減少運動的阻力,從理論上講可使運動物體前進的阻力近似為零,“介質膜隨動技術”是一個全新的以前從未應用過的減少阻力的技術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在比如在空中較好的氣動外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減少運動的阻力,也就是說要進一步減少摩擦阻力、壓差阻力、激波阻力、誘導阻力等阻力。而這些阻力的本質就是一是空氣中的分子直接作用到運動物體的外表面形成的摩擦力;二是物體運動的前方的空氣團對物正面產生的動壓阻力。所以阻力在本質上就是兩個因素。而本發明就是要解決這兩個因素的。解決的方法是根據產生阻力的原因確定的,就是不讓運動物體周圍的空氣分子與運動物體的外表面相接觸。為達此目的,讓運動物體自身從360°的狹縫中噴出氣體膜把運動物體外表面全覆蓋起來,把物體外表面與周圍空氣分子通過該膜隔離開來,這樣外界氣體分子就不能接觸到物體外表面了,這樣就從根本上消除了摩擦力。而運動物體前方空氣團產生的動壓也不能直接作用到物體的前端面,而是作用到了物體自己噴出的氣膜上,而該氣膜能較好地泄掉空氣團的動壓;如果氣膜流量很大,則物體前端可以說形不成動壓。由于該氣膜是隨物體一起運動并在運動中噴出的,故稱為“介質膜隨動技術”。由上述機理可看出,從理論上講“介質膜隨動技術”很好地解決了物體運動的阻力問題。
運動物體內從狹縫噴出氣體所用的氣源,可以在運動物體內外加一個高壓氣源,經減壓閥和穩壓閥由控制系統控制從物體外表面的狹縫中噴出。另一種方法可以從發動機進氣道中引出一小部分氣體,經再加壓再送入狹縫噴出。
具體實施模式
當物體如導彈一經發射出去,由控制開關同時啟動控制系統噴氣機構,該機構將氣體從狹縫中噴出形成隨動介質膜,該隨動介質膜一直工作到導彈到達終點。該技術的實施將使物體,如導彈的速度更快,射程更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志誠,未經郭志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553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子變速角度感應結構
- 下一篇:船舶海洋工程H級/A級耐火隔音墻及安裝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