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安防平開窗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64128.8 | 申請日: | 2017-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7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吳澤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泉州施米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6B5/11 | 分類號: | E06B5/11;E06B3/36;E05F15/611;E06B9/01;G08B13/12;G08B13/1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62499 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安防平 開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門窗,尤其涉及了一種智能安防平開窗。
背景技術
窗戶作為房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于房屋的通風采光起著重要作用,故幾乎所有建筑物都安裝有窗戶。市面上常見的窗戶分為推拉式和平開式兩種,推拉式由于其滑軌等結構,導致其密封效果不理想,不適用于沿海和高層建筑,平開式窗戶因為可以設置密封膠條等增加密封效果,得到廣泛運用,平開式窗戶一般分為向內開或向外開兩種,出于防止出現意外和防盜目的的需求,平開式窗戶一般在其窗扇開啟的相反方向設置防盜柵格,這樣不僅限制窗戶的開啟,而且對于窗戶外面的清洗極為不便,在危及關頭也阻礙了屋內人員通過窗戶逃生。
為此,我們研發了一種方便清洗使用、安全舒適、隔音隔熱效果好的多功能推開窗,并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公開號:104131756B,但是這類多功能推開窗內窗更多的是起到防止意外跌落的風險,隔條極容易被不法分子剪斷,另外當不法分子從窗戶進入時,房屋主人、鄰居等都無法及時知道,導致屋內物品失竊,因此,我方進一步研究,提出了一種智能安防平開窗。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出一種智能安防平開窗,解決現有平開窗防盜性能不佳、無法及時報警和通知屋主等問題。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智能安防平開窗,包括外窗框、內窗框、防盜窗以及窗扇,所述內窗框一側與外窗框的內側壁活動鉸接,另一側設有與外窗框配合的第一鎖具;所述窗扇與內窗框的內側壁活動鉸接,窗扇的一側設有與內窗框配合的第二鎖具;所述內窗框內置一電機,該電機輸出軸通過一傳動機構與窗扇連接,帶動所述窗扇開合;所述防盜窗內由若干隔條圍成柵格狀;還包括一主控裝置、防盜監控裝置和報警裝置,所述電機與所述主控裝置連接,所述防盜監控裝置包括裝設于所述隔條內的信號檢測線,所述信號檢測線通過裝于防盜窗的框架內的信號檢測單元與主控裝置連接;所述報警裝置與所述主控裝置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信號檢測線為硬質金屬防護條。
進一步的,所述隔條為鋁合金隔條,所述隔條內部中空,并且在部分或全部隔條內安裝有防剪鋼條。
進一步的,所述報警裝置包括喇叭和報警燈。
進一步的,所述主控裝置與設置于屋內的操作面板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主控裝置通過一網絡通訊模塊與用戶終端或遠程服務器連接。
再進一步的,所述用戶終端或遠程服務器內裝設有報警監控程序。
進一步的,內窗框的內側面安裝有紅外探測器,所述紅外探測器與所述主控模塊連接。
進一步的,外窗框、內窗框、防盜窗以及窗扇的外側面的漆面上涂覆有疏水劑涂層。
再進一步的,所述的疏水劑涂層為納米氟涂層。
通過以上描述可知,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通過在隔條內裝設信號檢測線,當隔條內的信號檢測線被監斷后,信號檢測單元將收到的信號傳輸給主控裝置,主控裝置及時發送報警信號,并控制報警裝置報警,能夠嚇退不發分子、引起鄰居注意,同時及時通知屋主,能夠極大程度的減少損失。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電路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泉州施米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泉州施米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412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