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力變換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64073.0 | 申請日: | 2017-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4413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05 |
| 發明(設計)人: | 草間史人;則定孝彰;山田剛;赤松慶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M7/5387 | 分類號: | H02M7/5387;H02M7/797 |
| 代理公司: | 永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徐殿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力 變換 裝置 | ||
提供一種不易發生電壓及電流的沖擊激勵的電力變換裝置。電力變換裝置具備:第1及第2端子,與直流電源連接;第3及第4端子,與商用電力系統或負載連接;變壓器,具備具有第7及第8端子的一次繞線及具有第5及第6端子的二次繞線;1次側逆變器電路,連接在第1及第2端子與第7及第8端子之間;二次側變換器電路,連接在第5及第6端子與第3及第4端子之間;二極管電橋,具備第1及第2交流輸入端子和第1及第2直流輸出端子,第1交流輸入端子連接在第5端子上,第2交流輸入端子連接在第6端子上;第1電容器,連接在第1及第2直流輸出端子之間;以及第1電阻,與第1電容器并聯而連接在第1及第2直流輸出端子之間。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將直流電力變換為交流電力的電力變換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公司或個人將從分散型電源(例如,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蓄電池)得到的電力向電力公司銷售的業務(售電)正在擴大。售電由將分散型電源與商用電力系統連接的系統互聯來實施。在系統互聯中,使用稱作電力調節器(power conditioner)的電力變換裝置將分散型電源的電力變換為適應于商用電力系統的電力。
在分散型電源是直流電源的情況下,在系統互聯中,利用將直流電力變換為交流電力的電力變換裝置。作為這樣的電力變換裝置,例如提出了具有高頻變壓器、配置在高頻變壓器的1次側的第1逆變器(inverter)、配置在高頻變壓器的2次側的限流電抗器、和將多個開關元件構成全橋的第2逆變器的系統互聯逆變器裝置(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第1逆變器將直流電力變換為高頻電力。限流電抗器將高頻電力變換為商用電力。上述第2逆變器的開關元件由方向開關構成,將雙向開關對應于系統電壓的極性開啟關閉而將高頻變壓器的電力變換為交流。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4100125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如專利文獻1那樣在變壓器的一次側及二次側的兩側具備逆變器電路的電力變換裝置中,有起因于各逆變器電路的開關而發生電壓及電流的沖擊激勵(ringing)的情況。為了避免輸出電壓及輸出功率的波形的畸變,要求抑制沖擊激勵的發生。
根據有關本發明的一技術方案的電力變換裝置具備:第1及第2端子,與直流電源連接;第3及第4端子,與商用電力系統或負載連接;變壓器,具備具有第7及第8端子的一次繞線及具有第5及第6端子的二次繞線;1次側逆變器電路,連接在上述第1及第2端子與第7及第8端子之間;二次側變換器電路,連接在上述第5及第6端子與上述第3及第4端子之間;二極管電橋,具備第1及第2交流輸入端子和第1及第2直流輸出端子,上述第1交流輸入端子連接在上述第5端子上,上述第2交流輸入端子連接在上述第6端子上;第1電容器,連接在上述第1及第2直流輸出端子之間;以及第1電阻,與上述第1電容器并聯而連接在上述第1及第2直流輸出端子之間。
根據本發明,能夠使得電壓及電流的沖擊激勵不易發生。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有關第1實施方式的電力變換裝置1的結構的框圖。
圖2是表示圖1的一次側逆變器電路5的詳細結構的電路圖。
圖3是表示圖1的二次側變換器電路11的詳細結構的電路圖。
圖4是用來說明圖1的電力變換裝置1的動作的比較例的電力變換裝置1A的電路圖。
圖5是表示圖4的電力變換裝置1A的動作的時序圖。
圖6是表示圖4的二次側變換器電路11中的第1電流路徑的圖。
圖7是表示圖4的二次側變換器電路11中的第2電流路徑的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未經松下知識產權經營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40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