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全息單元打印的空程誤差消除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62615.0 | 申請日: | 201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4721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閆興鵬;蘇健;蔣曉瑜;黃應清;陳祎貝;嚴志強;宋振中;劉軍輝;徐丙立;任秀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3H1/00 | 分類號: | G03H1/00;G03H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豐***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全息 單元 打印 誤差 消除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全息術領域,具體涉及全息單元打印的空程誤差消除方法。本發明采用兩種實現方式,前者為位移平臺的非“S”形走臺方式,進行全息單元的行曝光時,位移平臺需要在水平方向歸位至光電開關零位;后者為位移平臺的“S”形走臺方式,進行全息單元的行曝光時,位移平臺在水平方向需要進行空程誤差的補償;本發明所提出的全息單元打印的空程誤差消除方法簡單高效,有利于減小全息單元間的拼接誤差,提高全息圖的再現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全息術領域,具體涉及全息單元打印的空程誤差消除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已有的全息打印方法主要包括直寫式激光打印和合成全息打印,前者是首先利用計算機模擬物光與參考光的干涉過程,得到計算全息條紋后,將全息條紋分割成若干全息單元,全息單元由空間光調制器加載后直接曝光記錄到全息干板上;后者是將若干視差圖像依次加載至空間光調制器,并與另一路參考光物理干涉,干涉條紋作為全息單元依次曝光記錄到全息干板上。
雖然以上兩種全息打印方法的干涉條紋生成方式不同,但打印過程中都要用到電動位移臺,通過計算機的控制作用,或對基于計算全息條紋的全息單元逐點曝光,或對基于視差圖像干涉條紋的全息單元逐點曝光。電動位移臺主要依靠蝸桿傳動原理工作,蝸桿傳動是控件交錯的兩軸間傳遞運動和動力的一種方式,將電機的旋轉運動,轉化為直線方向的運動。然而,由于齒輪旋轉的間隙,兩個齒輪并不可能完全咬合,而相對運動機械部件之間的間隙是必然存在的,所以反復運動過程中必定會產生空程誤差。如果不對空程誤差進行修正,全息打印時,相鄰全息單元之間必定存在交疊或交錯部分,無論是基于計算全息條紋的直寫式激光打印,還是基于視差圖像的合成全息打印,非良好拼接的全息單元必定會影響最終全息圖的再現效果。
專利CN103486239A提出了一種消除傳動齒輪間隙影響的控制方法及系統,專利CN102003518A提出了一種能夠消除齒輪嚙合之間空程誤差的彈性齒輪,然而以上方法都較為復雜,并不適用于全息單元的打印。
為獲得良好的全息單元拼接效果,提高全息圖的再現質量,本發明提出了全息單元打印的空程誤差消除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全息單元打印的空程誤差消除方法,確保全息單元的良好拼接,提高全息圖的再現質量。
本發明中,全息單元均為逐行打印,采用以下兩種實現方式。
第一種是位移平臺的非“S”形走臺方式,步驟為:
A.首先進行第一行全息單元的逐點曝光,記錄下首個全息單元的水平方向位置,位移平臺在水平方向的運動步長等于全息單元的尺寸;
B.全息單元行曝光結束后,位移平臺下移一行,垂直方向的運動步長等于全息單元的尺寸;
C.位移平臺在水平方向歸位至其光電開關零位,再沿著歸零方向多走某一步長;
D.位移平臺在水平方向再次歸位至光電開關零位,并沿歸零方向移動到首個全息單元的水平方向位置處,繼續進行該行全息單元的逐點曝光;
E.重復步驟B~步驟D的過程,完成全息單元的逐行逐點曝光。
第二種是位移平臺的“S”形走臺方式,步驟為:
A.首先進行第一行全息單元的逐點曝光,位移平臺在水平方向的運動步長等于全息單元的尺寸;
B.全息單元行曝光結束后,位移平臺下移一行,垂直方向的運動步長等于全息單元的尺寸;
C.作為補償,位移平臺在水平方向移動與空程誤差相等的步長,移動方向與前一行位移平臺的運動方向相反,并沿著這個方向繼續進行全息單元的逐點曝光;
D.重復步驟B、步驟C的過程,完成全息單元的逐行逐點曝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裝甲兵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626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成像設備
- 下一篇: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單線填方地段樁基復合式承軌梁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