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烯丙基硅烷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59358.5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18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暉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信翼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F7/18 | 分類號: | C07F7/18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 地址: | 525027 廣東省茂名市高***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丙基 硅烷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合成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烯丙基硅烷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格氏反應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世界上所有從事化學合成的化學家,都在自己所研究的領域中,離不開格氏反應的研究工作,而且格氏試劑作為一種傳統的有機合成常用試劑,在有機合成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通過它可以制備多種類型的化合物。每年都有許多新的有關格氏試劑的制備及應用的報道,關于格氏試劑的特殊性質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因此合理恰當地使用格氏試劑是有機合成領域中不可或缺的條件。
通過格氏法合成有機硅烷的技術,無論在國內還是外國,都有不少相關方面的報道。但是,現有的格氏法中步驟繁瑣,不利于操作,且生產成本較高,另外還需要使用到有機溶劑,使得在生產過程中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不利于安全應用到工業化大生產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烯丙基硅烷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合成方法最明顯的不同就在于,其合成的方法是‘一步法’。‘一步法’合成就是,其反應不需要溶劑,避免乙醚、THF等低沸點易爆溶劑的使用,使格氏反應可以很安全應用到工業化大生產中,而且,使格氏反應和取代反應在同一個反應釜內一步完成,大大簡化了操作和降低生產成本。
本發明中含烯丙基的有機硅單體是通過一步格氏法合成,是目前主流使用的硅氫加成方法無法媲美的,硅氫加成只可以做一次的取代反應,然而,格氏反應則可以進一步的取代反應可以進行一次、二次、三次和四次,并且可以根據烯丙基硅烷的不同應用,就很容易合成多種不同結構的含烯丙基有機聚硅氧烷。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含烯丙基的特殊基團有機硅烷的制備方法,完全繼承了格氏合成法的優點,拋棄其缺點,特別是反應時要用到大量易燃易爆的溶劑,且有時反應不平穩,可能有爆炸的危險。
本發明上述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烯丙基硅烷的制備方法,所述烯丙基硅烷的結構通式如式(I)所示:
其中,R、R’和R”為相同或不同的,最少保留一個水解活性的基團,R、R’和R”分別獨立選自烷氧基、鹵素、烷基、不飽和烷基或芳基;
所述烯丙基硅烷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氮氣氛圍下,將R1R2R3SiR4、鎂屑、催化劑混合,加熱;
S2、在S1的混合溶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的鹵丙烯反應;
S3、保溫,將S2中反應物在回流溫度下反應4-6個小時;
S4、加入余量鹵丙烯,繼續反應,并保溫30-50分鐘;S2中鹵丙烯的加入量占鹵丙烯加入總量的50-60%。
本發明反應原理為:R1R2R3SiR4與烯丙基格氏試劑在催化劑的參與下,加熱、攪拌,進行SN1的親核取代反應,得到具水解活性的烯丙基硅烷產品。
優選地,所述催化劑用量為R1R2R3SiR4重量的1-5‰。
優選地,所述R1R2R3SiR4中R4為鹵基或烷氧基,R1、R2、R3相同或者不同,分別獨立選自烷基、芳烴基或取代的烷基、取代的芳烴基。
優選地,所用的鹵丙烯為被Cl、Br或I取代的烯丙基。
優選地,所述鹵丙烯的含水量小于100mg/kg。
優選地,所用鎂屑為新鮮鎂屑,或者為經過5%的稀HCl溶液洗滌且烘干備用的鎂屑。
優選地,所述催化劑為單質碘及碘化物、溴化物、甲氧基氯化鎂、氯化亞銅、乙醚、二丁醚、四氫呋喃、2-甲基四氫呋喃、亞乙基二甲醚、含Cu、Ag、Mg、Al、Zn、Cd、Hg、Co及Ti的鹵化物或氰化物、含Na、K、Mg、Cd及Cu的硝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信翼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信翼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5935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