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除垢管道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59227.7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642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3-20 |
| 發明(設計)人: | 羅恒;田井速;張靖宇;吉玉碧 | 申請(專利權)人: | 貴州省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16L55/24 | 分類號: | F16L55/24;B08B9/035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 地址: | 550014 貴州省貴陽***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除垢 管道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除垢管道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蠕動泵、進料管和輸料軟管,進料管的一端伸至液料池內,進料管的另一端與第一蠕動泵的軟管進料端連通,輸料軟管的一端與第一蠕動泵的軟管出料端連通,輸料軟管的另一端伸至出料池的上方或出料池內,且輸料軟管的另一端設置有橡膠止回閥。以解決現有除垢管道在實際應用時,采用負壓需停機清理,采用正壓軟管易破損,管子制造成本高,且在管道間連接的閥易結垢造成除垢效果不理想的問題。本發明屬于輸送管道技術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輸送管道技術領域,尤其是工業濕法磷酸、原油輸送或其它易結垢物料輸送系統。
背景技術
在油氣或磷酸工業中常用管道輸送原油或磷酸,輸送的物質常含有有機物、 H2S、CO2、細菌以及泥沙等雜質,當物體表面受到化學、物理或生物的作用以及管道冷熱交換引起沉淀而形成垢。管道結垢后使管道縮徑,流通截面積變小,造成壓力損壞、排量減小及管道堵塞,管道堵塞結垢還會誘發管道局部腐蝕,導致管道漏失頻繁甚至穿孔,造成破壞性事故,因此在工業生產中常用化學藥劑除垢、高壓水噴射除垢、機械除垢、超聲波除垢等但這些除垢方式效果都不理想,甚至會消耗大量的材料及人工費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很多企業的做法是在管道使用一段時間將管道拆卸后使用人工除垢,這樣不僅增加了勞動強度,同時長時間的拆卸對管道的損傷也較大,停工影響生產造成間接經濟損失。
本專利發明人在專利201510473147.7《防垢復合材料管道的除垢結構及使用方法》、201520990442.5《除結垢復合材料管道及除垢結構》中采用彈性軟管與耐壓硬管結合,分別在軟管內抽真空產生負壓及采用正壓充氣的方法使軟管變形的方式進行除垢,在實際應用時,采用負壓需停機清理,采用正壓雖然不用停機,但充氣使軟管的壓力過大,軟管易破損,因而對軟管耐壓強度要求高,這種管子制造成本也相應高,且在管道間連接的閥易結垢造成除垢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垢管道及其使用方法,以解決現有除垢管道在實際應用時,采用負壓需停機清理,采用正壓軟管易破損,管子制造成本高,且在管道間連接的閥易結垢造成除垢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擬采用這樣一種除垢管道,包括第一蠕動泵、進料管和輸料軟管,進料管的一端伸至液料池內,進料管的另一端與第一蠕動泵的軟管進料端連通,輸料軟管的一端與第一蠕動泵的軟管出料端連通,輸料軟管的另一端伸至出料池的上方,且輸料軟管的另一端設置有橡膠止回閥,相連通的管與管之間均通過法蘭相固定。
橡膠止回閥為鴨嘴型閉合軟閥,輸料軟管內有液料流出時,鴨嘴型的橡膠止回閥打開,輸料軟管內存在負壓時,鴨嘴型的橡膠止回閥閉合止回;
當輸液軟管較長時,還進一步設置有第二蠕動泵和出料管,所述輸料軟管的另一端與第二蠕動泵的軟管進料端連通,第二蠕動泵的軟管出料端與出料管的一端連通,出料管的另一端伸至出料池的上方或出料池內,所述輸料軟管的另一端的下側還引出有輸料支管,輸料支管伸至出料池的上方或出料池內,且所述橡膠止回閥設置于輸料支管的末端,第一蠕動泵上設置有第一時間繼電器,第二蠕動泵上設置有第二時間繼電器;
由于輸料軟管承載的是液料,輸料軟管的外側套設包含有液體的硬管,整體重量硬管可起到支撐作用,來承擔支撐物料的重量,進一步優選的結構為:輸料軟管的外側套設有多段由法蘭依次連接的硬管,輸料軟管的外徑與硬管的內徑相匹配,每段硬管均開設有通氣孔,每節管道都有相串聯的通氣孔管道,通氣孔使軟硬管間不會形成真空,它與大氣相通,當輸料軟管被吸癟時,空氣進入,輸料軟管恢復原狀時擠出空氣。
前述除垢管道還包括有導流管,硬管上的通氣孔均與導流管的一端密封連通并由三通接頭匯總至一根導流總管,導流總管的出流端伸至出料池的上方,導流管為透明結構,當輸料軟管出現破損時液料漏出,泄漏液料可以通過導流管進入出料池,這樣保證生產不間斷,透明導流管可以明確看到泄漏的管線并及時在工作停止時更換;
本發明該提供一種除垢管道的使用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貴州省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未經貴州省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59227.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左旋奧拉西坦凍干粉針及其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磁懸浮管道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