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高穩(wěn)定的低溫恒溫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59188.0 | 申請日: | 201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243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fā)明(設計)人: | 高波;羅二倉;張海洋;林鵬;陳燕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01L1/00 | 分類號: | B01L1/00;B01L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湯財寶 |
| 地址: | 10019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穩(wěn)定 低溫 恒溫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恒溫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高穩(wěn)定的低溫恒溫裝置。
背景技術
低溫恒溫裝置是一種能夠提供低溫恒溫環(huán)境,并且與外界環(huán)境有良好熱絕緣的低溫裝置,是低溫實驗環(huán)境所必需的基本設備,被廣泛應用于樣品機械特性、熱物理性質、光學物理特性、磁熱特性、超導特性等各種低溫特性測量的場合,以及其它科研設備裝置研制場合和國防安全等場合。
目前,常用低溫恒溫裝置存在制冷機振動較大的問題,如脈管制冷機的振動主要是由壓縮機、旋轉閥和周期性壓力波動等方面造成,壓縮機和旋轉閥工作時會產(chǎn)生機械振動,脈管內氣體周期性壓力波動則會引起管壁的彈性形變,從而引起振動。為了能夠擁有較好的絕熱效果,低溫恒溫裝置中常常包含有真空罩、防輻射屏等結構,真空罩尺寸較大,多采用不銹鋼、紫銅等材料,且為實心結構,導致真空罩重量較大,加之防輻射屏等其它絕熱結構也多為實心結構,因此,整個制冷機負載重量大,相應的支撐結構尺寸較大,在出現(xiàn)問題時危險系數(shù)增加。此外,由于真空罩、防輻射屏以及法蘭等結構的絕熱措施設計不太合理,導致整個裝置漏熱較大,溫度控制系統(tǒng)控溫精度較差。
綜上,要營造良好的低溫環(huán)境和高穩(wěn)定的控溫精度,需要對低溫恒溫裝置采用合理的減震措施和高效的絕熱結構。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解決傳統(tǒng)低溫恒溫裝置制冷機振動較大、負載較重和控溫精度較差等問題。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高穩(wěn)定的低溫恒溫裝置,其包括:制冷機,用于為整個裝置進行制冷,工作腔體,所述制冷機為工作腔體提供冷量使其內部溫度降至預定溫度,在所述工作腔體的外圍設置雙層真空筒。
其中,所述雙層真空筒的底部為半球形。
其中,所述制冷機為低振動的脈沖管制冷機。
其中,所述低溫恒溫裝置還包括有引線接口。
其中,所述制冷機至少包括一級冷頭和二級冷頭。
其中,所述低溫恒溫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測溫溫度計。
其中,所述低溫恒溫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加熱器。
其中,所述雙層真空筒的開口處具有向外延伸的邊沿。
本發(fā)明的低溫制冷機振動較小,雙重減震措施為工作腔體營造良好的低溫環(huán)境;低溫制冷機負載重量小,雙層真空筒、半球形底部等結構有效降低傳統(tǒng)低溫制冷機的負載重量;且系統(tǒng)絕熱性能很好,控溫精度高,具有更加均一穩(wěn)定的溫度分布和更小的溫度波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高穩(wěn)定的低溫恒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于理解本發(fā)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說明,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下述的說明只是為了便于對發(fā)明進行解釋,而不作為對其范圍的具體限定。
圖1為本發(fā)明的高穩(wěn)定的低溫恒溫裝置的結構示意圖。該低溫恒溫裝置包括:制冷機1,所述制冷機1用于為整個裝置進行制冷;工作腔體24,所述工作腔體24提供實驗測試的低溫容置空間;其中,通過制冷機1為工作腔體24提供冷量使其內部溫度降至設定溫度;在所述工作腔體24的外圍依次設置有雙層真空筒5、一級防輻射屏14和二級防輻射屏23,在所述制冷機1與所述雙層真空筒5之間設置有真空套筒4;所述真空套筒4、雙層真空筒5、一級防輻射屏14和二級防輻射屏23一起為工作腔體24提供穩(wěn)定的真空絕熱環(huán)境;至少一個真空管25,所述真空管25與二級法蘭22相連,可通過卡套與外界真空泵相連,用于保持由二級法蘭22和二級防輻射屏23構成的密閉空間在工作時處于真空狀態(tài);所述低溫恒溫裝置還包括有引線接口26,通過所述引線接口26將外界控溫系統(tǒng)的引線連接到所述低溫恒溫裝置的各個控溫部件,從而為工作腔體24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溫度環(huán)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未經(jīng)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5918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