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上搜救器及搜救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55601.6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4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趙建;張亮;鄭立楠;韋安帥;宋國強;田金魁;張義;李昌余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濱海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3C9/02 | 分類號: | B63C9/02;G01S19/17;G01S15/87;H01M6/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555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海上 搜救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船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海上搜救器,還涉及一種海上搜救方法。
背景技術
據2015年統計,全球海上遇難人數高達2373人,而其中有多數是在等待救援過程中死亡的。傳統的救援方式只有船舶救援和直升機救援兩種方式:
(1)直升機搜救
優點:速度快、可任意懸停;
缺點:搜索時間短、范圍小、方法不當,往往錯過最佳救援時間、成本高。
(2)船舶救援
優點:救援時間長、可攜帶救援設備多;
缺點:救援速度慢、搜索范圍單一、成本高。
現有兩種搜救方式主要存在的問題:耗時長,人力物力消耗大,無法長時間在海上工作,從而造成海上遇難死亡率高。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海上搜救器及搜救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海上搜救器,其船體采用三體式結構,包括兩翼和主體,兩翼與主體構成海洋電池,左右兩翼為鋁板制成,主體為鉑網制成,鋁板為負極,鉑網為正極,海水為電解質溶液,空氣中的氧氣與鋁反應產生電流,為系統提供電能;
主體后部設置螺旋槳,為搜救器提供推進力;
主體前部的存儲空間,放置高熱量壓縮食物和淡水;主體后部的存儲空間以及兩翼的存儲空間中存放救生用品;
主體上方設置聲吶探測器,用于探測周圍水域的生還者;主體中還設置有GPS模塊,為控制臺提供定位信息;
主體中部設置有警示燈;
當聲吶探測器探測到生還者,通過兩翼的彈射器彈射出救生用品,并打開主體前部的前蓋,警示燈開啟。
可選地,所述聲吶探測器采用主動聲吶技術,主動發射聲波照射目標,而后接收水中目標反射的回波以測定目標的參數。
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海上搜救方法,通過直升機將上述的搜救器投放到搜救海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體積小,方便運輸,使用方便,可使用無人機直接投放到海難區域用于工作,相對于直升機搜救和艦艇搜救,成本低,效率高,極大的降低了搜救時間;
(2)采用海洋電池為搜救器提供源源不斷的電量,續航時間長,環保無污染,成本極低;
(3)采用聲吶探測器,極大的降低了搜救的時間。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一種海上搜救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現有的船舶救援和直升機救援都存在耗時長,不靈活的缺點。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海上搜救器,其體積小,每臺搜救器只需要攜帶部分食物和救生物品,通過直升機將多臺搜救器投放到搜救海域即可。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海上搜救器,其船體采用三體式結構,包括兩翼20和主體10。
三體式船體結構阻力小,而且平衡性好,通過左右兩翼提高整體的穩定性。
兩翼與主體構成海洋電池,左右兩翼為鋁板制成,主體為鉑網制成,鋁板為負極,鉑網為正極,海水為電解質溶液,空氣中的氧氣與鋁反應產生電流,為系統提供電能。
搜救器的兩翼,能夠提高搜救器主體的平衡,同時也是動力輸出裝置,采用的是海洋電池,環保無污染,并且可長時間供電,成本極低。把搜救器放入海水中,海洋電池便可供電,其能量比干電池高20-50倍。電池設計使用周期可長達一年以上,避免經常更換電池的麻煩,即使更換,也只是換一塊鋁板,鋁板的大小,可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在本發明搜救器主體后部設置螺旋槳,螺旋槳通過驅動電機驅動,為搜救器提供推進力,驅動電機的能源供應來自主體與兩翼構成的海洋電池。
搜救器主體前部的存儲空間,放置高熱量壓縮食物和淡水;主體后部的存儲空間以及兩翼的存儲空間中存放救生用品,如壓縮后的救生衣、防水眼鏡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濱海學院,未經青島濱海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5560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救助溺水者的智能型無人機
- 下一篇:鼻吸式潛水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