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鑒定二化螟水稻種群和茭白種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54836.3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9187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4-28 |
| 發明(設計)人: | 鐘海英;陳建明;張玨鋒;李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省農業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1Q30/02 | 分類號: | G01Q30/02;G01Q30/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向慶寧 |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鑒定 二化螟 水稻 種群 茭白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鑒定二化螟水稻種群和茭白種群的方法:取待鑒別二化螟幼蟲,切取頭部,經前期處理后用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拍照,統計頭部觸角和口器上的各類感器數目和長度,按照以下規則鑒定二化螟的種群:(1)茭白種群觸角鞭節具1個栓錐感器和2個錐形感器,水稻種群觸角鞭節具1個栓錐感器和1個錐形感器;茭白種群下顎須具5個錐形感器和3個柱形感器,而水稻種群下顎須具4個錐形感器和4個柱形感器。本發明可在較短時間內通過簡單的觸角口器的感器數量統計即可鑒定區別二化螟的不同種群,方法簡單快速可靠。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昆蟲種群區分領域,用于室內和田間輔助鑒定二化螟不同寄主種群的新方法。
背景技術
昆蟲的觸角和口器上集中分布的各類感器(刺形、錐形、栓錐形、板形等)是對各種外界刺激產生反應的構造,與神經系統一起調控昆蟲的行為。感器與昆蟲生理行為緊密聯系,在判別食物、寄主選擇、求偶等行為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同種類昆蟲的感器類型、數目、分布和功能不盡相同,這為超微形態分類提供了新思路。昆蟲感器在屬級及以上階元差異比較明顯,在部分昆蟲的不同發育階段、雌雄性、不同生態型等之間也存在差異。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俗稱鉆心蟲,隸屬鱗翅目(Lepidoptera)草螟科(Crambidae),是水稻、茭白上重要的鉆蛀性害蟲。該種害蟲以4-6齡幼蟲在稻蔸滯育越冬,平均每年發生2-4代。二化螟幼蟲在水稻苗期為害造成枯鞘、枯心,孕穗期和穗期為害造成枯孕穗、白穗和蟲傷株等癥狀,嚴重影響水稻的產量和質量。作為二化螟的重要寄主,茭白和水稻同屬禾本科作物,所需生態環境十分接近,且在生物學和形態學上也有不少相似地方。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經濟效益的刺激,茭白種植面積逐年擴大,許多稻區出現水稻、茭白插花種植,這種種植模式導致二化螟的發生為害更加復雜化,使二化螟逐漸分化為兩個不同的寄主種群,即茭白種群和水稻種群。
有關二化螟兩種群形態差異涉及7篇文獻:其一,Proceedings of Kyushu PlantProtection Society,1969,15(3):121–122頁,二化螟發生預測:取食茭白的二化螟幼蟲的生長發育研究,Abe Y、Miyahara K提到茭白二化螟的成蟲個體顯著大于水稻二化螟。其二,Bulletin of Ibaraki Agriculture Experimental Station,1970,11(2):53–56頁,燈誘捕獲的二化螟成蟲頭殼寬度差異研究,Takai A提到收集自茭白的二化螟幼蟲、成蟲個體大于收集自水稻的二化螟個體。其三,中國水稻科學,2002,16(3):257–260頁,水稻和茭白二化螟蛹形態特征的數值分析,辛文、張志濤、賴鳳香提到水稻二化螟、茭白二化螟蛹形態的幾個指標存在差異,但其不能截然分開。其四,生態學報,2002,22(3):341–345頁,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的比較研究,俞曉平、徐紅星、呂仲賢、陳建明、鄭許松、陶林勇,提到茭白田和水稻田二化螟越冬代成蟲、蛹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茭白田二化螟的蛹重、成蟲前翅長度均顯著大于水稻田二化螟。其五,浙江農業學報,2003,15(3):139–143頁,二化螟取食茭白和水稻后生物學特征表現的比較,陳建明、俞曉平、鄭許松、徐紅星、呂仲賢、張玨鋒提到取食茭白的二化螟蛹和成蟲顯著大于取食水稻的個體。其六,Applied Entomology andZoology,2006,41(3):29–535頁,二化螟水稻和茭白種群形態學差異研究,Matsukura K、Hoshizaki S、Ishikawa Y、Tatsuki S提到二化螟兩個種群的外生殖器特征存在差異。其七,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2013,48(2):147–153頁,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越冬幼蟲生物學比較,Ding N、Dakub P、Zhu Q、Ma W、Zhu F、Wang X提到茭白田二化螟幼蟲的平均體重、蛹重顯著大于水稻田二化螟的重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未經浙江省農業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5483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