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54525.7 | 申請日: | 2017-01-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088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唐金祐次;福田昌利;本間莊一;小牟田直幸;尾山幸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芝存儲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L25/18 | 分類號: | H01L25/18;H01L21/56;H01L21/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87 | 代理人: | 張世俊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半導體 裝置 制造 方法 | ||
1.一種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在具有第1凸塊電極的第1半導體芯片的第1面上,使具有第2凸塊電極及第1貫通電極的第2半導體芯片以所述第1凸塊電極與所述第1貫通電極重疊的方式積層;
在所述第2半導體芯片上使具有第2貫通電極的第3半導體芯片以所述第2凸塊電極與所述第2貫通電極重疊的方式積層,在所述第3半導體芯片上使第4半導體芯片積層,而形成芯片積層體;
將所述芯片積層體的所述第1及第2凸塊電極利用回流焊機械連接于所述第1及第2貫通電極;
在具有第2面的第1襯底上以所述第1面朝向所述第2面側的方式,經由第1樹脂與第3凸塊電極將所述第1襯底與所述回流焊后的芯片積層體通過以使所述第3半導體芯片與所述第1樹脂接合的方式倒裝安裝連接,在與所述芯片積層體的積層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所述第1樹脂配置在所述第4半導體芯片與所述第3凸塊電極之間;
使用與所述第1樹脂不同的第2樹脂將所述第2面與所述第4半導體芯片之間、及所述第1、第2及第3半導體芯片間密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半導體芯片的所述第1面的相反面介隔第3樹脂設置第2襯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1半導體芯片的所述第1面的相反面粘接于膠帶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流焊是在還原氣氛中進行。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所述第2樹脂的密封是利用傳遞模塑進行的。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及第2凸塊電極是包含Au、Ni、Cu、Sn、Bi、Zn、In及其合金的任一個的金屬凸塊,或包含Au、Ni、Cu、Al、Pd及其合金的任一個的電極墊。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芯片積層體后,
使用拾取工具或吸附工具剝離所述膠帶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第2及第3半導體芯片間、或所述芯片積層體及所述第1襯底之間還具有粘接樹脂。
9.一種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在第1半導體芯片的第1面上,使具有第1凸塊電極及第1貫通電極的第2半導體芯片以所述第1凸塊電極與所述第1面相接的方式積層;
在所述第2半導體芯片上使具有第2凸塊電極及第2貫通電極的第3半導體芯片以所述第2凸塊電極與所述第1貫通電極重疊的方式積層,在所述第3半導體芯片上使第4半導體芯片積層,而形成芯片積層體;
將所述芯片積層體的所述第1及第2凸塊電極利用回流焊機械連接于所述第1及第2貫通電極;
在具有第2面的第1襯底上以所述第1面朝向所述第2面側的方式,經由第1樹脂與第3凸塊電極將所述第1襯底與所述回流焊后的芯片積層體通過以使所述第3半導體芯片與所述第1樹脂接合的方式倒裝安裝連接,在與所述芯片積層體的積層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所述第1樹脂配置在所述第4半導體芯片與所述第3凸塊電極之間;
使用與所述第1樹脂不同的第2樹脂將所述第2面與所述第4半導體芯片之間、及所述第1、第2及第3半導體芯片間密封。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半導體芯片的所述第1面的相反面介隔第3樹脂設置第2襯底。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半導體裝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1半導體芯片的所述第1面的相反面粘接于膠帶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芝存儲器株式會社,未經東芝存儲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5452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