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管彎弧加工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50960.2 | 申請日: | 201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1347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宋福立;戴浩;田超;豆旭輝;馬藝譚;牛宇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洛陽博創重科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7/06 | 分類號: | B21D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4710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管 加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鋼管彎弧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鋼結構工程是以鋼材制作為主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筑結構類型之一,由于工業水平的不斷發展,現代化鋼結構工程發展迅猛,我國鋼結構的設計、制造、安裝水平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鋼結構以其自身的特點能夠搭建結構復雜多樣的建筑,復雜的鋼結構建筑中經常用到大跨度的圓弧鋼管,現有技術是通過人工在架子上壓彎,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加工出來的鋼管弧度不一,過渡不平滑,影響美觀也影響力學性能。
市面上的自動鋼管彎弧加工裝置價格昂貴,而且不易搬運維護成本高,不能滿足小型企業使用需要,而且自動鋼管彎弧加工裝置每次工作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不環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鋼管彎弧加工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鋼管彎弧加工裝置,包括外殼主體、設置在所述外殼主體中間位置的操作凹形槽區以及和設置在所述外殼主體頂部靠近所述操作凹形槽區邊緣的兩組定位傳動輪,所述外殼主體的內部設有一組油缸腔,所述油缸腔的頂部設有一組過油通道,且所述過油通道的底端位于所述油缸腔的內部的底部,過油通道的內部設有一組第一逆止閥,所述外殼主體的內部在位于油缸腔的頂部設有一組密閉活動腔,所述密閉活動腔的內部插入一組密封活動頭,所述密封活動頭的上表面的中心固定一組貫穿外殼主體的連桿,所述連桿的頂部通過鉸鏈機構連接一組操作桿的一端,所述操作桿桿體中部的底端通過鉸鏈機構連接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固定在外殼主體的上表面,所述外殼主體的內部設有一組連通所述密閉活動腔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內部設有一組第二逆止閥,所述外殼主體的內部在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部和油缸腔之間設有一組連通第一通道的底部和油缸腔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通道的內部設有一組電子控制閥,所述操作凹形槽區內靠近所述第一通道一側的所述外殼主體上設有一組外接管,所述外接管一端與所述第一通道相連通,所述外接管的另一端固定一組環形導管,所述環形導管的內部設有連通外接管的中通腔,所述中通腔的內部設有一組擋塊,所述擋塊的一端面的中心固定一組貫穿環形導管的環狀活接桿,所述環狀活接桿在位于環形導管外部的一端固定一組定位支桿,所述定位支桿外表面上套設有轉動配合連接的輔助輪,所述定位傳動輪底部的所述外殼主體內設有與所述定位傳動輪轉動配合連接的定位驅動馬達,所述輔助輪與所述定位傳動輪外表面均設有彈性防護層。
進一步地,所述環形導管的環狀活接桿的結構外形均為圓環狀結構,且環形導管結構外形的圓心和環狀活接桿的結構外形的圓心為同一心圓。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逆止閥的流出口位于密閉活動腔的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逆止閥的流出口位于外接管的方向。
進一步地,所述鉸鏈機構為角度旋轉式結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方便搬運,設備運行時耗能小有利于環保,該裝置能夠在彎曲鋼管時,有效減小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鋼管彎弧加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鋼管彎弧加工裝置在俯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種鋼管彎弧加工裝置中環形導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外殼主體的俯視圖。
圖中:1,外殼主體、2,油缸腔、3,過油通道、4,第一逆止閥、5,密閉活動腔、6,密封活動頭、7,連桿、8,操作桿、9,鉸鏈機構、10,立柱、11,第一通道、12,第二逆止閥、13,第二通道、14,電子控制閥、15,外接管、16,環形導管、17,環狀活接桿、18,定位支桿、19,定位傳動輪、20,中通腔、21,擋塊、22,操作凹形槽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洛陽博創重科有限公司,未經洛陽博創重科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5096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