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后道加工電梯門板自動生產混線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9327.1 | 申請日: | 201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66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熊騰;賀岳平;朱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錢豹精工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23/06 | 分類號: | B23P23/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南潯***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加工 電梯 門板 自動 生產 | ||
1.后道加工電梯門板自動生產混線,其特征在于:在電梯門板行進的生產路線上依次包括門板鉚接裝置(81)、搬運機器人(82)、涂膠裝置(83)、電焊裝置(84)、保壓裝置(85)、加強筋鉚接裝置(86)和碼垛上件裝置(87),涂膠裝置(83)和電焊裝置(84)之間、電焊裝置(84)和保壓裝置(85)之間、保壓裝置(85)和加強筋鉚接裝置(86)之間以及加強筋鉚接裝置(86)和碼垛上件裝置(87)之間均設有傳送裝置并對電梯門板進行傳送;電焊裝置(84)包括電焊架(7),所述電焊架上設有若干可升降的點焊頭(71),所述點焊頭(71)的下方設有兩條平行排列的左電焊傳送帶(721)和右電焊傳送帶(722),所述左電焊傳送帶(721)由位于其輸送出口位置處的左帶動輪(7210)帶動,所述右電焊傳送帶(722)由位于其輸送口位置的右帶動輪(7220)帶動,所述左帶動輪(7210)和右帶動輪(7220)由同一根驅動軸(723)驅動,所述驅動軸(723)垂直于傳送帶輸送方向,所述驅動軸(723)其中一端連接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軸(723)上架設有門框架,所述門框架上設有用于對電梯門板進行限位的出口限位機構,所述電焊架(7)的外側還設有加強筋送料臺(73),所述電焊架(7)的上部設有用于抓取加強筋的機械手(74);所述電焊架(7)左右兩側均設有固定梁(75),所述門框架包括左軸承座(751)、右軸承座(752)、左豎直支撐板(761)、右豎直支撐板(762)以及左豎直支撐板(761)的上端和右豎直支撐板(762)的上端之間連接有的水平支撐板(763),所述左軸承座(751)和所述左豎直支撐板(761)緊貼并一同固定于電焊架(7)左側的固定梁(75)上,所述右軸承座(752)和所述右豎直支撐板(762)緊貼并一同固定于電焊架(7)右側的固定梁(75)上,所述左軸承座(751)和右軸承座(752)上設有供驅動軸(723)穿過和轉動的軸承,所述左豎直支撐板(761)和電焊架(7)左側的固定梁(75)上均設有供驅動軸(723)穿過的通孔(760),或者所述右豎直支撐板(762)和電焊架(7)右側的固定梁(75)上均設有供驅動軸(723)穿過的通孔(760),所述通孔(760)的尺寸大于軸承座上軸承的軸承孔尺寸;出口限位機構包括安裝在水平支撐板(763)中部的并沿著傳送帶輸送方向伸縮的第一氣缸(77),所述第一氣缸(77)的活塞桿正對電梯門板進入一側并連接有第一移動板(771),所述第一移動板(771)上安裝有沿著豎直方向伸縮的第二氣缸(772),所述第二氣缸(772)的活塞桿向下方延伸并在下端連接有用于抵靠進入的電梯門板前行的平衡限位板(773);門板鉚接裝置(81)包括用于輸送電梯門板的輸送道(1),所述輸送道(1)設置于臺架(100)上,所述輸送道(1)輸送的路徑上設有兩組結構相同且呈鏡像對稱狀的分別位于輸送道(1)輸送方向左右兩側的鉚接機構,所述鉚接機構包括沿著輸送道(1)輸送方向前后設置的前鉚接機(11)和后鉚接機(12),所述前鉚接機(11)設置于前板(111)上,所述后鉚接機(12)設置于后板(121)上,所述前板(111)和所述后板(121)均呈豎直狀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后道加工電梯門板自動生產混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111)在水平面的延伸方向與輸送道(1)輸送方向相交叉,所述后板(121)在水平面的延伸方向與輸送道(1)輸送方向相交叉,并且所述前板和所述后板(121)在輸送道(1)輸送方向之間的間距由輸送道(1)外側區域至輸送道(1)內側區域逐漸減少,所述前板(111)和后板(121)形成一個半封閉的梯形區間(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后道加工電梯門板自動生產混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鉚接機(11)設置于前板(111)靠梯形區間(3)一側,所述后鉚接機(12)設置于后板(121)靠梯形區間(3)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錢豹精工裝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錢豹精工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932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