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8665.3 | 申請日: | 2017-01-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08581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朝林;張正寧;史立;柴鳳建;畢勝;程俊紅;徐忠勇;屈鵬飛;隋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高行液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B23/04 | 分類號: | B28B23/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建偉 |
| 地址: | 030600***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鐵路 軌道 板先張法 流水 機組 生產線 設備 | ||
一種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包括沿軌道板模具周邊設置的四個升降臺座,所述的升降臺座上設置有鋼筋放張裝置,所述鋼筋放張裝置包括放張動力裝置、與放張動力裝置相連的傳動齒輪箱、與傳動齒輪箱輸出軸連接的放張連接套。本發明采用液壓馬達為放張動力,其整體結構簡單,采用與張拉桿一一對應設置放張裝置,使得放張作業快速、可靠,而且當某一放張裝置發生故障修復困難時,可以直接更換,方便、簡捷,可節約時間,維護成本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預制鋼筋混凝土板張拉鋼筋放張設備,具體為一種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先張法生產高速鐵路無砟軌道板的放張工藝主要有兩種,一是地坑式生產軌道板的放張工藝,由放張鋼梁將若干支位于同側的張拉桿連接固定后,油缸帶動鋼梁將張拉桿拉伸使鎖緊螺母脫離模具側模,然后人工旋松鎖緊螺母并撤去鋼梁,將張拉桿與鋼筋完全脫離實現放張。這種方法比較粗放,人工介入多,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逐漸走向淘汰過程。二是改進后的自動放張工藝,采用若干伺服電機或變頻電機傳動若干多位齒輪旋轉帶動張拉桿及鎖緊螺母松動并拆卸,實現軌道板張拉鋼筋的放張。這種采用電機驅動的方法,由于多級多位齒輪傳動間隙疊加效應,直接影響多根張拉桿及鎖緊螺母放張過程的同步性,并且一臺動力電機通過復雜的齒輪傳動裝置帶動至少兩個放張連接套工作,要求電機動力足夠大,傳動機構配合精確度高等,均會增加設備成本。而且電機傳動輸出扭矩偏小,無法保證放張的可靠性,軌道板存在質量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上述問題,設計了一種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
一種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包括沿軌道板模具周邊設置的四個升降臺座,所述的升降臺座上設置有鋼筋放張裝置,所述鋼筋放張裝置包括放張動力裝置、與放張動力裝置相連的傳動齒輪箱、與傳動齒輪箱輸出軸連接的放張連接套,其特征是所述的放張裝置與軌道板模具張拉桿一一對應,所述的放張動力裝置為液壓馬達。
所述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其特征是設置有與傳動齒輪箱主軸相連的第二動力機構。
所述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臺座上設置有可水平移動的移動臺座,所述的放張裝置固定在移動臺座上。
所述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四個升降臺座端頭兩兩相接,構成一個整體式升降臺座。
所述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臺座端頭連接處設置有固定于地面的升降支座,相鄰兩個升降臺座的端頭通過升降支座相連。
所述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升降支座為柱塞油缸支座,所述柱塞油缸支座包括缸體、置于缸體內的柱塞,所述的缸體固定在底座內,所述缸體的外部套接升降外筒,所述升降外筒的下端口與底座的上端口環面相接,所述升降外筒的頂蓋與柱塞的上端頭壓接結合,所述柱塞的上端有連通柱塞腔的壓力油口。
所述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升降外筒的下端固定有油缸臺座,相鄰兩個升降臺座的端頭與油缸臺座固定連接。
所述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動力機構為液壓放張器,所述的液壓放張器包括放張器齒輪軸,與所述放張器齒輪軸嚙合的活塞齒條,所述的活塞齒條兩端分別接活塞油腔,所述的放張器齒輪軸與齒輪箱主軸之間設置聯軸器,所述聯軸器通過單向軸承與齒輪箱主軸連接。
所述的高速鐵路軌道板先張法流水機組生產線放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活塞齒條的兩端有端桿,相鄰液壓放張器活塞齒條的端桿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高行液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西高行液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866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