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物基不飽和中等鏈長酰胺水溶性表面活性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8247.4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66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冠軍;魏文灝;廖世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斯瑞吉高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C231/02 | 分類號: | C07C231/02;C07C231/12;C07C233/20;B01F17/22;B01F17/42;C08G65/26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新***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物 不飽和 中等 鏈長酰胺 水溶性 表面活性劑 | ||
1.一種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的結構:
其中,R1為H、C1或C2的烷基;
x為7;
y為整數;優選為2-4的任意整數;更優選為2或3;
R3、R4各自獨立地選自H或C1-8的烷基;各自獨立地優選為H、—CH3或—CH2CH3;更優選地,R3、R4其中之一為H,另一個選自H、—CH3或—CH2CH3;最優選地,R3、R4均為H;
n為整數;優選為1-16的任意整數;
R2為H或下式(II),
其中,z為整數;優選為2-4的任意整數;更優選為2或3;
R5、R6各自獨立地選自H或C1-8的烷基;各自獨立地優選為H、—CH3或—CH2CH3;各自獨立地更優選為H;
m為整數;優選為1-16的任意整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中,與羰基相連的親油段碳鏈具有9-11個碳。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具體為下述式(III)-(VI)的化合物:
(1)多烷氧化-N-羥乙基-9-癸烯酰胺(n=1-16)
(2)多烷氧化-N-羥乙基-9-十二烯酰胺(n=1-16)
(3)多烷氧化-N,N-二羥乙基-9-癸烯酰胺(n=1-16)
(4)多烷氧化-N,N-二羥乙基-9-十二烯酰胺(n=1-16)
4.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化合物在作為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方面的應用。
5.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備方法,是由式(VII)的化合物原料(包括滿足式VII的各種具體化合物的混合物)與單醇胺或二醇胺反應的生成物,再與烷氧化試劑反應后獲得的;其中,式(VII)化合物結構為:
其中,R1為H、—CH3或—CH2CH3;
x為7。
6.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單醇胺具有如下通式:
NH2CwH2wOH
所述二醇胺具有如下通式:
其中,u、v、w各自獨立為整數;優選為2-4的任意整數;更優選為2或3;
優選的,所述單醇胺或二醇胺分別優選為單乙醇胺或雙乙醇胺;
所述烷氧化試劑為環氧烷,優選為具有如下通式的環氧烷:
其中,R7、R8各自獨立地選自H或C1-8的烷基;各自獨立地優選為H、—CH3或—CH2CH3;各自獨立地更優選為H。
7.權利要求5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VII)的化合物原料是用植物油或植物油甲酯化以后的脂肪酸甲酯和小分子烯烴在烯烴易位催化劑作用下,生成物經酯交換反應后得到的。
8.植物油或植物油甲酯化以后的脂肪酸甲酯和小分子烯烴在烯烴易位催化劑作用下發生烯烴易位反應,生成物中的烯酯類產物經酯交換反應后得到的烯酸酯在制備式(I)化合物或酰胺水溶性表面活性劑方面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斯瑞吉高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天津斯瑞吉高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824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