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伏IV測試工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7896.2 | 申請日: | 2017-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704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08 |
| 發明(設計)人: | 秦楠;喬惠玲;鄭張安;尹偉勇;郭繼霄 | 申請(專利權)人: | 晶澳(邢臺)太陽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50/10 | 分類號: | H02S50/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知友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李海波;何秋林 |
| 地址: | 054000 河北省邢***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iv 測試 工裝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光伏IV測試工裝,在IV測試之前,將本發明測試工裝裝配在光伏組件的特定位置,并完成接線操作,然后使裝配有測試工裝的光伏組件流入IV測試區域,定位后,IV測試機構的頂針機構能自動與所述測試工裝接觸,并通過與測試工裝的連接實現與光伏組件相應轉接頭的自動連接。而鑒于雙玻光伏組件與普通光伏組件的不同結構,本發明通過將測試工裝設計成拆卸式連接的兩部分,兩部分連在一起,可用于雙玻光伏組件的IV測試,分開可用于普通光伏組件的IV測試,從而使本發明的測試工裝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光伏IV測試工裝,適用于普通光伏組件和雙玻光伏組件生產過程中的IV測試。
背景技術
傳統雙玻光伏組件在IV測試時需要人工插拔連接線,具體過程是當雙玻光伏組件流入IV測試區域并定位后,人工將雙玻光伏組件的轉接頭與IV測試機構連接,待測試完畢后再將轉接頭斷開,雙玻光伏組件流出該工位。
然而,每個雙玻光伏組件的測試都需要經過上述操作,這種測試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⑴員工需求量大、作業強度高且工作效率低;
⑵有觸電危險,具有一定的操作危險性,而且接線過程在設備間進行,安全性較差;
⑶不符合目前所推廣的自動化生產理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光伏IV測試工裝,此工裝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通用性好,有利于提高雙玻光伏組件和普通光伏組件IV測試過程的工作效率和員工安全性。
本發明的總體思路如下:在IV測試之前,將本發明測試工裝裝配在光伏組件的特定位置,并完成接線操作,然后使裝配有測試工裝的光伏組件流入IV測試區域,定位后,IV測試機構的頂針機構能自動與所述測試工裝接觸,并通過與測試工裝的連接實現與光伏組件相應轉接頭的自動連接。而鑒于雙玻光伏組件與普通光伏組件的不同結構,本發明通過將測試工裝設計成拆卸式連接的兩部分,兩部分連在一起,可用于雙玻光伏組件的IV測試,分開可用于普通光伏組件的IV測試,從而使本發明的測試工裝具有很好的通用性。
普通光伏組件主要包括邊框、接線盒和由背板、EVA、焊帶、電池片、玻璃板、硅膠等構成的面板,邊框與面板之間通常具有高度差,且為了方便不同光伏組件之間的連接,邊框與面板之間還留有間隙。
雙玻光伏組件其面板和背板均由玻璃板構成,一般沒有邊框。常見的雙玻光伏組件一面玻璃板的端部排列有三個接線盒,接線盒前端中部還設有一個縱向的薄片,相當于加強筋,用于加強接線盒底面的強度。
本發明的總體構思基于上面兩種結構的光伏組件而設計。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光伏IV測試工裝,包括工裝頭和工裝座;
所述工裝頭包括工裝頭本體和由導電材料制成的左、右接觸片,左、右接觸片彼此絕緣的平鋪在所述工裝頭本體頂面的左、右側,與IV測試機構兩頂針機構對應,它們前端向前延伸彎折后覆蓋在所述工裝頭本體的正面,并分別安裝用于連接光伏組件轉接頭的連接電極,即所述工裝頭的接觸片,用于與IV測試機構的頂針機構連接的部位,和用于與光伏組件轉接頭連接的部位,位于所述工裝頭的不同面上,所述工裝頭本體上還安裝有用于將所述工裝頭夾裝在普通光伏組件邊框上的夾持件;
所述工裝座包括工裝座本體和吸附/粘貼結構,所述吸附/粘貼結構安裝在所述工裝座本體的底面,用于工裝座在雙玻光伏組件玻璃面上的安裝,所述工裝頭拆卸式安裝在所述工裝座上,且所述接觸片外露于所述測試工裝的頂面,而所述接觸片上的連接電極外露與所述測試工裝的正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晶澳(邢臺)太陽能有限公司,未經晶澳(邢臺)太陽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78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