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納米改良劑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鈍化效果的評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7132.3 | 申請日: | 2017-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2666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5-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微;趙陳晨;左清青;梁淑軒;牛琳;安澤宇;劉紅梅;趙春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24 | 分類號: | G01N33/24;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湯小東 |
| 地址: | 071000 ***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改良 環境 重金屬 鈍化 效果 評估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納米改良劑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鈍化效果的評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污染土壤;制備納米改良劑修復土壤;將污染土壤和納米改良劑修復土壤等份均勻分裝至根箱中各區域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并將同一種作物播種在各根箱中的根系生長室內培養成作物樣品;取樣檢測:每隔一定時間破壞性采集中實驗組和對照組根箱的作物樣品及土壤樣品;根據各樣品的重金屬總量的比較結果判定納米改良劑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是否有鈍化效果。本發明能夠通過根箱將作物的根部限制在一定區域內,實現比較精確地分離距根室不同距離的土壤樣品,并進行重金屬含量的檢測,從而準確的評估納米改良劑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鈍化效果,為實際生產提供理論指導。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治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納米改良劑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鈍化效果的評估方法。
背景技術
從2014年環境保護部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調查公報明顯看出土壤重金屬污染還是相當的嚴重,給我們的生產以及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挑戰?,F階段各國應用的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主要有化學修復法、客土法以及植物修復法?;瘜W修復法一般是向土壤中加入改良劑,改良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鈍化土壤中重金屬,從而可以緩解重金屬對植物的脅迫作用。
根際即根系周圍受根系生長影響的土體,自1904年由德國微生物學家LorenzHiltner首次提出以來,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根際為植物生態系統與土壤生態系統相交叉形成的特殊區域,由于受植物根系生理過程的影響,根際土壤與非根際土壤相比,在物理、化學及生物特性上都有較大差異,因此,同一種改良劑對不同作物的土壤的改良效果可能存在極大差異;因此,不同的改良劑是否能夠真正緩解重金屬對不同植物的脅迫作用,還有待對植株根際部分土壤中重金屬的鈍化情況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目前,現有的對根際環境的研究還不能比較精確地分離距根室不同距離的土壤樣品,因此還沒有出現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鈍化效果的科學的評估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納米改良劑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鈍化效果的評估方法,其能夠通過分區明確的根箱將作物的根部限制在一定區域內,實現比較精確地分離距根室不同距離的土壤樣品,并進行重金屬含量的檢測,從而準確的評估納米改良劑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鈍化效果,為實際生產提供理論指導。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納米改良劑對根際環境中重金屬鈍化效果的評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制備污染土壤,將重金屬配置成一定濃度溶液后添加入土壤中,平衡處理一個月,備用;
步驟二、制備納米改良劑修復土壤,將納米改良劑按一定質量百分比添加入污染土壤中,平衡處理兩個月,備用;
步驟三、將污染土壤和納米改良劑修復土壤等份均勻分裝至根箱中各區域作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并將同一種作物播種在各根箱中的根系生長室內培養成作物樣品;
步驟四、取樣檢測:每隔一定時間破壞性采集步驟三中實驗組和對照組根箱的作物樣品、根系生長室內土壤樣品Ⅰ以及左土壤室或右土壤室中土壤樣品Ⅱ,并分別測定各作物樣品的重金屬總量和土壤樣品的重金屬總量;當實驗組作物樣品重金屬總量<對照組作物樣品重金屬總量,且實驗組土壤樣品Ⅰ中重金屬總量>對照組土壤樣品Ⅰ中重金屬總量,且實驗組左土壤室或右土壤室中土壤樣品Ⅱ重金屬總量近等于對照組左土壤室或右土壤室中土壤樣品Ⅱ重金屬總量,計為有效;當實驗組作物樣品重金屬總量近等于對照組作物樣品重金屬總量,且實驗組土壤樣品Ⅰ中重金屬總量近等于對照組土壤樣品Ⅰ中重金屬總量時,計為無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北大學,未經河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713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