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Cu(I)改性光催化材料、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6902.2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263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東升;李文濤;耿欣;肖峰;鄒瑜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1J23/843 | 分類號: | B01J23/843;B01J20/02;C02F1/28;C02F1/30;C02F1/72 |
| 代理公司: | 中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巖 |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cu 改性 光催化 材料 制備 方法 及其 應用 | ||
一種Cu(I)改性光催化材料、其制備方法及其應用。該Cu(I)改性光催化材料如下制備:步驟1、將銅鹽與硝酸鉍溶于含體積分數為10%冰醋酸的乙二醇中,配制成溶液;步驟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溴化鉀溶液;步驟3、在高溫下反應一段時間后冷凍干燥。本發明將一價銅摻雜進入光催化材料中,用于降解水中的新興污染物;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催化劑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Cu(I)改性光催化材料,可以明顯降低催化劑的投加量。
本發明還涉及制備上述催化材料的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可見光光催化技術因具有反應條件溫和、能耗低、操作簡便以及可利用太陽光作為反應光源等特點,在環境污染治理和能源開發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梢姽獯呋夹g的關鍵在于新型可見光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改性,傳統的可見光催化劑存在效率低且回收利用相對較難等缺點,如何提高可見光催化劑的效率,實現其可持續循環利用成為國內外光催化領域的研究熱點。
在眾多的污染治理技術中,光催化技術以其環境友好型以及可實現深度治理的特點,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關注。通常,光催化過程中產生的空穴(h+)、羥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2-)有強氧化能力,能夠與污染物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實現污染物分子的完全降解,并最終分解為CO2、H2O和無毒的無機物等。
鉍系光催化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紫外光和可見光光催化活性、獨特的層狀結構以及高的光穩定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盡管有相當多的研究報道了其具有良好光催化活性,為實現其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價值,必須進一步提高鉍系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高效光催化效果的催化材料。
本發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上述催化材料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作為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備 Cu(I)改性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銅鹽與硝酸鉍溶于含體積分數為10%冰醋酸的乙二醇中,配制成溶液;
步驟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溴化鉀溶液;
步驟3、在高溫下反應一段時間后冷凍干燥。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個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通過如上所述的制備 Cu(I)改性光催化材料的方法制備得到的Cu(I)改性光催化材料。
作為本發明的再一個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如上所述的Cu(I) 改性光催化材料在可見光催化處理水中污染物領域的應用。
基于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Cu(I)改性光催化材料具有如下特點:
(1)在鉍系光催化材料中引入了Cu(I),將銅鹽與鉍系光催化材料相結合,可通過金屬的表面等離子共振效應,極大地提高光催化效率,并能增大催化材料的比表面積,增強其吸附性能;
(2)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實際應用的可能性較大;
(3)在雙氧水存在的條件下,光催化降解效果非常優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制備的x-CB樣品的XPS圖譜;
圖2A、圖2B分別為BiOBr和0.025-CB樣品的SEM圖譜:
圖3A為不同光催化劑對磺胺甲惡唑(SMX)的降解隨光照時間的濃度變化C/C0的曲線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690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相分解制備銅基催化劑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新型輪胎保護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