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劣質重油脫鹽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6656.0 | 申請日: | 201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35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利;謝飚;黃宜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英保能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53/02 | 分類號: | C10G53/02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馬俊榮 |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劣質 重油 脫鹽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劣質重油脫鹽處理方法,屬于劣質重油的處理技術領域。本發明將劣質重油脫除固體殘渣后,與外加的輕油通過混合器混合,送到電脫鹽設施進行脫鹽處理,脫鹽后得到含鹽污水和脫鹽后的原料;脫鹽后的原料送到分餾系統,分餾出的輕油一部分送到下游處理設施,一部分送到混合器的上游與脫除固體殘渣后的劣質重油進行混合;分餾出的重油送到下游處理設施。本發明最大程度的利用了電脫鹽設施,有效脫除了劣質重油中的鹽類金屬,同時能夠將電脫鹽后的油水實現有效分離,解決劣質重油的脫鹽加工問題,最終改善了油品的性質。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劣質重油脫鹽處理方法,屬于劣質重油的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世界原油質量的總體變化趨勢是:低硫、輕質等優質原油資源量正在衰減,而重質、劣質原油供應量正在增加。在未來,加工劣質原油既是煉化企業保證原料供應的無奈選擇,也是降本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而現有的四種重油加工工藝(延遲焦化、減黏裂化、重油催化裂化和重油加氫)中,對于無機鹽類金屬的脫除均是必須的,具體分析如下:
1)對于常規油品蒸餾系統,無機鹽會導致設備腐蝕嚴重,產品質量不合格。
2)對于催化裂化裝置,無機鹽含量高,容易導致提升管噴嘴堵塞,結焦嚴重。
3)對于重油加氫裝置,無機鹽類會導致催化劑結塊,堵塞催化劑的孔徑,導致催化劑失活。
4)對于延遲焦化裝置,導致加熱爐或管線提前結焦,導致生成的石油焦金屬含量超標。
對于重油加工,原料的脫鹽若采用常規的脫鹽工藝,當油品的密度與水接近時,通過沉降方法,便無法實現油水有效的分離,這通常要求油品與水的20℃密度差在0.05g/cm3以上才可以。
CN103937530A公開了一種重油的處理方法,該工藝將溶劑與重油混合,然后將溶劑與重油分離,得到處理后的重油,所述溶劑為含有C2~C4多元醇和2~3個C2~C4多元醇縮合而成的多羥基醚中的一種或幾種,溶劑的用量為重油體積的1%~30%。采用該發明的方法對重油進行脫鹽和/或脫水處理,具有更好的效果。但是醇類溶劑的選擇很重要,不同的油品,要進行溶劑的選擇性試驗,同時醇類溶劑的成本較高。
CN103805227A公開了一種高酸原油的預處理工藝方法。采用化學萃取和電脫鹽相結合實現了脫酸、電脫鹽工藝耦合來處理高酸原油,將一級罐作為脫酸脫鹽罐,在原油電脫鹽靜態混合器前注入破乳劑、萃取劑,并與原油充分混合后,進入一級脫鹽罐,生成的環烷酸鹽和原油中的含鹽污水溶于萃取劑中,處理后的脫酸油經過靜態混合器和破乳劑、水混合后進入第二、三級脫鹽罐,進行脫鹽脫水,處理后的原油進入后續換熱單元,電脫鹽系統運行一段時間后,原料油中的泥沙等雜質經過不停工反沖洗裝置沖洗,將含泥沙污水排出罐外;萃取相酸化分離出環烷酸,環烷酸進一步輕烴萃取純化,萃取劑凈化回收,循環利用。對于高密度重油,該方法依舊無法實現油品和脫鹽水的有效分離,該方案有一定的適用范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劣質重油脫鹽處理方法,其最大程度的利用了電脫鹽設施,有效脫除了劣質重油中的鹽類金屬,同時能夠將電脫鹽后的油水實現有效分離,解決劣質重油的脫鹽加工問題,最終改善了油品的性質。
本發明所述的劣質重油脫鹽處理方法,是將劣質重油脫除固體殘渣后,與外加的輕油通過混合器混合,送到電脫鹽設施進行脫鹽處理,脫鹽后得到含鹽污水和脫鹽后的原料;脫鹽后的原料送到分餾系統,分餾出的輕油一部分送到下游處理設施,一部分送到混合器的上游與脫除固體殘渣后的劣質重油進行混合;分餾出的重油送到下游處理設施。
所述外加的輕油為苯、甲苯、石腦油或柴油或其他低密度輕油中的一種或多種。
在劣質重油脫除固體殘渣的過程中,將劣質重油中大于25-100μm的固體脫除;脫除固體殘渣的方法為過濾或者離心分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英保能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英保能源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665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