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5837.1 | 申請日: | 2017-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569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裴強;葛泉波;張壯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樂奧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12 | 分類號: | A61B17/12;A61B17/1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022 江蘇省常***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醫用 內窺鏡 縫合 線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手術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
背景技術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近年來出現的一項新的治療手段,是治療胃腸道黏膜及黏膜下腫瘤的一種主要微創手段,讓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夠在內窺鏡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開腹手術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但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有可能出現創面出血或穿孔,有效的縫合創面有助于降低上述風險。在現有技術中,金屬鈦夾縫合是使用較廣泛的內鏡創面縫合技術,但鈦夾開幅有限,如創面較大,有時難以單獨使用鈦夾閉合。
本發明提供的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為內窺鏡下出血和穿孔進行荷包縫合提供便利。荷包縫合又稱袋口縫合,如同煙袋荷包周圍的系帶。方法是圍繞開口處作連續縫合,在從荷包處將組織或殘端向內翻入的同時,拉緊縫線打結。本發明提供的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用鈦夾沿創面周邊鉗夾固定,配合本公司內窺鏡縫合線圈的輸送器拉攏縫合線圈以荷包方式閉合創面。
近年來,在雙孔道內窺鏡下使用尼龍繩聯合金屬鈦夾縫合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的創面已取得了較好的療效。雙通道內窺鏡的兩個通道分別送入尼龍繩圈和金屬鈦夾,但由于雙孔道內窺鏡價格昂貴,在中國的大多數基層醫院并未配備該類型內窺鏡。本發明提供的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是全球第一個可滿足常規單通道內鏡下進行創面縫合的器械,常規的單孔道內窺鏡在中基層醫院較為普及,有利于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后創面縫合的推廣,因此具有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滿足常規單通道內鏡下進行創面縫合,能夠快速的將大面積出血創面進行縫合,操作簡單,節省手術時間。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新型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所述裝置包括結扎環和套管,套管套于結扎環外,分別位于結扎環端部。
所述的結扎環材質為聚酰胺類熱塑性材料。
所述的結扎環為實心聚酰胺絲,通過熱熔或注塑而成環狀。
所述的套管材質為硅膠或硅橡膠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彈性。
所述的套管為中空管狀結構,其內徑小于兩股實心聚酰胺絲外徑之和。
所述的套管將結扎環分隔成2~3個獨立的類似圓形的結構。
所述的一種新型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可以在結扎環上左右移動,調整獨立的類似圓形的結構大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結扎環具有良好的彈性和強度,可以在內窺鏡下進行大面積出血創面縫合手術,可安全、有效地在內窺鏡下進行有效的止血,而且結構簡單,方便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縫合線圈的結構示意圖(雙環),圖中1為結扎環,2為套管。
圖2為縫合線圈的結構示意圖(三環),圖中1為結扎環,2為套管。
圖3為套管的剖面圖。
圖4金屬鈦夾夾住縫合線圈和黏膜的示意圖,圖中1為結扎環,2為套管,3為金屬鈦夾。
圖5鉤子拉動縫合線圈的示意圖(雙環),圖中1為結扎環,2為套管,3為金屬鈦夾,4為鉤子,5為彈簧。
圖6鉤子拉動縫合線圈的示意圖(三環),圖中1為結扎環,2為套管,3為金屬鈦夾,4為鉤子,5為彈簧。
圖7縫合線圈在金屬鈦夾作用下縮緊出血黏膜的示意圖(雙環),圖中1為結扎環,2為套管,3為金屬鈦夾。
圖8縫合線圈在金屬鈦夾作用下縮緊出血黏膜的示意圖(三環),圖中1為結扎環,2為套管,3為金屬鈦夾。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在常規單通道內窺鏡基礎上進行創面縫合,體外將金屬鈦夾夾住縫合線圈,通過內窺鏡工作通道,將縫合線圈送入縫合創面位置,通過用金屬鈦夾沿創面周邊鉗夾固定,使用本公司內窺鏡縫合線圈的輸送器拉攏縫合線圈以荷包方式閉合創面。
現在參照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新型醫用內窺鏡縫合線圈,包括結扎環1和套管2。其中,結扎環1為實心聚酰胺絲,通過熱熔或注和而成環狀。套管2將結扎環分隔成2~3個獨立的類似圓形的結構。套管2為具有較好彈性的透明中空管狀結構,硅膠或硅橡膠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彈性。套管2套于結扎環1上,并可以在結扎環上左右移動,調整獨立的類似圓形的結構大小。套管2的內徑小于上述聚酰胺絲的兩外徑之和。
下面參照圖4至圖8,說明本發明的臨床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樂奧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常州樂奧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583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