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制備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4903.3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179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振國;張聰穎;李鑫;任樹杰;王小龍;李海龍;曹善健;劉志鵬;唐磊;吳健;王叢;劉富強;黎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7D487/08 | 分類號: | C07D487/08;C07D295/023;C07D295/027;B01J29/67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002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制備 乙烯 方法 | ||
1.一種制備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乙二胺在第一改性沸石負載鈀催化劑的催化下,反應得到第一反應液;
(2)第一反應液在第二改性沸石負載鈀催化劑的催化下,反應得到含有哌嗪和三乙烯二胺的反應液;
其中,所述的第一改性沸石負載鈀催化劑,包含以下組分:以第一改性沸石負載鈀催化劑的重量計,
鈀的含量為0.05-2wt%;
助劑的含量0.3-0.5wt%,其余的為第一改性沸石;所述助劑選自鈰;
所述第一改性沸石經過氟硅酸銨改性;
所述的第一改性沸石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基質在400-500℃下焙燒3-5h,然后將基質加入到氟硅酸銨溶液中,60-80℃下浸漬3-5h后,用去離子水清洗;干燥,在空氣氣氛中以2-3℃/min升至450-550℃焙燒6-8h,得到第一改性沸石;所述氟硅酸銨與基質的質量比為0.06-0.1;所述的第一改性沸石的基質選自Si:Al原子比為50-250的H型ZSM-5、H型ZSM-8和H型ZSM-11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第二改性沸石負載鈀催化劑,包含以下組分:以第二改性沸石負載鈀催化劑的重量計,
鈀的含量為0.05-1wt%;
助劑的含量為0.05-0.2wt%,其余的為第二改性沸石;所述助劑選自鈰;
所述第二改性沸石經過氟硅酸銨改性;
所述的第二改性沸石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基質在400-500℃下焙燒3-5h,然后將基質加入到氟硅酸銨溶液中,60-80℃下浸漬3-5h后,用去離子水清洗;干燥,在空氣氣氛中以2-3℃/min升至450-550℃焙燒6-8h,得到第二改性沸石;所述的氟硅酸銨與基質的質量比為0.02-0.05;所述的第二改性沸石的基質選自Si:Al原子比為300-500的H型ZSM-5、H型ZSM-8和H型ZSM-11中的一種或多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二胺以水溶液的形式進料,水溶液中乙二胺的濃度為20-80wt%。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液中乙二胺的濃度為40-60wt%。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反應溫度為150-300℃;所述步驟(2)的反應溫度為200-400℃;所述步驟(1)或步驟(2)的反應壓力為絕對壓力0.01-0.5MPa;所述步驟(1)或步驟(2)的空速為0.5-5g/g(cat)/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的反應溫度為200-270℃;所述步驟(2)的反應溫度為250-350℃;所述步驟(1)或步驟(2)的反應壓力為常壓;所述步驟(1)或步驟(2)的空速為1-3g/g(cat)/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改性沸石的基質的Si:Al原子比為100-200。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改性沸石的基質的Si:Al原子比為300-4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490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