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4540.3 | 申請日: | 201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5926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4-26 |
| 發明(設計)人: | 魯彬;楊森;易立;劉攀;溫元平;臧熙偉;陳海勇;李壯;張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開發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100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于 臨空 圍護結構 基坑 支撐 施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坑支撐的施工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屬于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的腳步不停向前邁進,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快,地下空間開發必將在城市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在深基坑工程中,基坑的周邊通常是四周都是圍巖,采用的支撐體系通常都是第一道支撐用冠梁+鋼筋混凝土支撐的形式、后面的支撐都采用鋼支撐,只受壓不受拉;或者采用錨索+樁間擋板支護。
然而,在城市建筑密集區,復雜的周邊環境使基坑開挖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比較突出的就是基坑圍護樁外部分區域沒有圍巖,處于臨空的狀態。若在這種情況下采用的內支撐體系是鋼支撐,而鋼支撐是不能受拉的,那么處于有臨空面的地方有可能向基坑臨空方向(背向基坑內側)變形,從而使鋼支撐脫落,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確有必要提供一種創新的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所述缺陷。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其采用腰梁+鋼筋混凝土支撐的形式與圍護樁、底板、冠梁組成一個框架結構整體,增加了基坑支撐的穩定性。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施工步驟:
1),施工基坑圍護樁和冠梁,基坑圍護樁在地下負一層中有三面處于臨空狀態;
2),基坑土方開挖,施工腰梁及混凝土支撐,基坑內支撐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支撐;
3),開挖至基坑底部,澆注素混凝土墊層及底板。
本發明的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進一步為:所述步驟1)中,基坑圍護樁為鉆孔灌注樁;基坑土方開挖須圍護樁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
本發明的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進一步為:所述步驟2)中,所述基坑圍護樁、冠梁、每道支撐的腰梁及每道鋼筋混凝土支撐組成一個整體受力體系。
本發明的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進一步為:所述步驟2)中,基坑土方開挖前,在基坑外側設置有集水井和截水溝組成地表排水系統;開挖過程中保護圍護結構,靠近圍護結構300mm范圍內的土石方采用人工挖除。
本發明的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還為:所述步驟2)中,當基坑土方開挖至腰梁設計標高后即可進行腰梁及混凝土支撐的施作;到達腰梁設計標高后,用液壓破碎機及風鎬機鑿出腰梁預埋筋,鑿除時,首先從水平方向在樁身上鑿除砼,同時從上往下一層一層慢慢鑿除,直至鑿出腰梁預埋筋為止,鑿完用空壓機將鑿除面吹噴干凈,將預埋筋調至設計位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支撐,改變了圍護結構的受力形式,充分發揮鋼筋混凝土受壓受拉特性,同時提高基坑支護結構的安全性,支撐結構整體性較好。
2)本發明在類似條件下適用范圍較廣,對于地質條件差、周邊環境復雜而導致臨空面的基坑而言,更有優勢。
3)本發明可以提供一種安全性高、既能受壓又能受拉的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的設計及施工方法。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步驟2)完成后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步驟3)完成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說明書附圖1和附圖2所示,本發明為一種適于三面臨空圍護結構的基坑支撐施工方法,其包括如下施工步驟:
1),施工基坑圍護樁1和冠梁2,基坑圍護樁1在地下負一層3中有三面處于臨空狀態,即沒有巖體或者只有很薄的巖體,如圖1。
2),基坑土方開挖,施工腰梁4及混凝土支撐5,考慮到在地下負一層3有三個臨空面的存在,基坑內支撐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支撐,可以既受壓又受拉,支撐剖面圖如圖2。
3),開挖至基坑底部,澆注素混凝土墊層及底板6,如圖2。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圍護樁1為鉆孔灌注樁;基坑開挖須圍護樁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
所述步驟(2)中,基坑圍護樁1、冠梁2、每道支撐的腰梁4及每道鋼筋混凝土支撐5組成一個整體受力體系,保證了三面臨空狀態的基坑的安全性及整體性,既能受壓又能受拉,比傳統鋼支撐力學性能要好。
由于地下負一層3存在三面臨空,傳統的鋼支撐,不能滿足既受壓又受拉的受力要求,所以只能采用鋼筋混凝土才能承受壓力和拉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開發投資有限公司,未經中鐵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45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