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人工飼養雙尾新小綏螨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3847.1 | 申請日: | 201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34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萍;徐學農;蘇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河子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7/033 | 分類號: | A01K67/033;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烏魯木齊恒智專利商標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5102 | 代理人: | 李靖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人工 飼養 雙尾新小綏螨 方法 | ||
1.一種人工飼養雙尾新小綏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驟:
a、選擇食源:選擇土耳其斯坦葉螨作為飼養雙尾新小綏螨食源;
b、增加食源數量,具體步驟如下:
①、接螨:在溫度24~26℃,濕度40-60%,光照周期16L:8D條件下,將土耳其斯坦葉螨接種在植物菜豆葉片上,按照3~8頭土耳其斯坦葉螨/片的量接種,所述菜豆植株培養在培養基中,所述培養基為營養土和珍珠巖按照重量比1:0.8~1.5的比例混合,高溫烘干滅菌;
純化菜豆葉片上的土耳其斯坦葉螨種群,具體操作如下:殺滅處理掉所有的帶螨植株僅保留土耳其斯坦葉螨以待人工接種,并對其集中放置的光照植物架或培養箱采用紫外光及殺蟲劑反復殺滅;向健康植物使用0號毛筆單頭人工接螨,每個葉片3~8頭,4-5天后采用其上土耳其斯坦葉螨繼續接種健康植物,重復2~3次即可保證帶螨植株上土耳其斯坦葉螨的種群純化,按此方法可保證帶螨植株上99%為土耳其斯坦葉螨;
②、培養:培養3~10天,使每片菜豆葉片上的土耳其斯坦葉螨數量大于150頭;
c、飼養雙尾新小綏螨:具體步驟如下:
①、選擇捕食螨飼養培養臺,該捕食螨飼養培養臺的結構如下:包含一個上部開口的盒狀體,培養臺體的開口處設有遮擋住該開口的上蓋,所述上蓋為透氣避光的密紗網,所述培養臺體內設有高度低于培養臺體高度,且邊緣不與培養臺體內壁接觸的吸水海綿,所述吸水海綿的上部設有暗色的薄膜,所述培養臺體內設有水,水面高度低于吸水海綿的高度;
②、接種雙尾新小綏螨:將雙尾新小綏螨接種在暗色的薄膜上;
③、接種食源:將b步驟培養的菜豆葉片采摘下,放置在暗色的薄膜上,所述菜豆葉片上的土耳其斯坦葉螨數量大于150頭;
④、菜豆葉片更換頻率:每兩天接種1~2片菜豆葉片,持續10~20天,所述菜豆葉片上的土耳其斯坦葉螨數量大于150頭;
土耳其斯坦葉螨種群形成后使用喂養過后的帶螨植株殘體接種,接種過后的帶土耳其斯坦葉螨的植物集中放置于固定的光照植物生長架或培養箱內;
所述菜豆植株和培養基循環使用,具體方法如下:菜豆葉片摘取后帶螨植株的地上部分包含:幼芽、枯葉及莖干作為健康植物的接螨材料,培養基高溫烘干消毒殺滅其中的葉螨及卵;
設置中轉環水培養臺,中轉環水培養臺包含一個上部開口的盒狀體,水培養臺體的開口處設有遮擋住該開口的上蓋,所述上蓋為透氣避光的密紗網,所述水培養臺體內設有高度低于水培養臺體高度,且邊緣不與水培養臺體內壁接觸的吸水海綿,所述吸水海綿的上部設有暗色的薄膜,所述水培養臺體內設有水,水面高度低于吸水海綿的高度;
每10~20天清理捕食螨飼養培養臺,清理出的干枯葉片及暗色的薄膜放置在上述中轉環水培養臺上,干枯葉片及暗色的薄膜上殘留的雙尾新小綏螨會離開干枯葉片爬向中轉環水培養臺邊緣,方便收集以為捕食螨飼養培養臺接捕食螨及其雌雄螨的補充;中轉環水培養臺無需投放新鮮帶螨植株飼養,干枯葉片放滿即可清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河子大學,未經石河子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384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使用色夾調控母豬背膘的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芫菁昆蟲的飼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