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和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2577.2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682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游峰留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Q9/00 | 分類號: | B60Q9/00;B60K28/10;B60N2/00;B60N2/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張潤 |
| 地址: | 10002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調整 提醒 方法 車輛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和車輛。
背景技術
隨著國內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道路條件越來越好,使得車輛被追尾的事故也日益增多,而追尾事故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被追尾車輛的駕乘人員會發生甩鞭效應,輕則頸部輕微挫傷,重則導致頸部以下神經癱瘓,更加嚴重的則直接導致人員死亡。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該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可以從根本上提升乘員對防甩鞭現象的認識,進而培養乘車人員的用車習慣,最終從根本上降低發生追尾事故中人員頸部傷害的幾率。
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能夠實現上述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的車輛。
根據本發明的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當車輛檢測到乘客乘坐在座椅上,且點火開關處于ON擋時,車輛發出提醒信號以提醒乘客調整頭枕;
當車輛檢測到乘客的頭部擠壓頭枕中部時,提醒信號消失,否則繼續提醒乘客調整頭枕。
根據本發明的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成本較主動防甩鞭座椅低廉的多,且能夠實現全車座椅防甩鞭的效果,更加有利于從根本上提升乘員對防甩鞭現象的認識,進而培養乘車人員的用車習慣,最終從根本上降低發生追尾事故中人員頸部傷害的幾率。
另外,根據本發明的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還包括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乘客調整好頭枕前,車輛不能啟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當乘客從座位上離開后,重新回到座位或替換乘員后,控制中心重新發出提醒信號以提醒乘員調整頭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車輛的控制中心通過座椅上的安全帶佩戴情況判斷座椅的乘坐情況,當車輛座椅上的安全帶被使用時,車輛的控制中心判斷座椅有人乘坐并發出提醒信號以提醒乘客調整頭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座椅上設置有乘坐感知裝置以將座椅的乘坐情況反饋給控制中心。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醒信號包括:光信號和聲音信號,當車輛檢測到座椅有人乘坐時,光信號或/和聲音信號同時提醒乘員調整頭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座椅的乘坐情況以乘坐信號的形式顯示在車輛的顯示面板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提醒信號中的光信號和座椅的乘坐信號為同一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座椅為多個且每個座椅均配備有一個顯示面板以顯示提醒信號的光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座椅為多個且多個座椅配備一個顯示面板,顯示面板為儀表板、中控臺或內后視鏡以顯示多個提醒信號中的光信號。
一種車輛,包括: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座椅本體和頭枕,所述頭枕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與所述壓力傳感器相連以判斷乘客是否能夠擠壓頭枕的中部;提醒裝置,所述提醒裝置與所述控制中心相連,在所述控制中心檢測到乘客的頭部不能擠壓頭枕中部后所述提醒裝置發出提醒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座椅本體上設置有乘坐感知裝置,所述乘坐感知裝置與所述控制中心相連。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提醒信號包括:光信號和聲音信號,當所述控制中心檢測到所述座椅有人乘坐時,所述光信號或/和所述聲音信號同時提醒乘員調整所述頭枕。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乘坐感知裝置檢測到的乘坐信號顯示在所述車輛的顯示面板上。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乘坐信號與所述提醒信號中的光信號為同一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座椅為多個且每個所述座椅均配備有一個顯示面板以所述顯示提醒信號的光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座椅為多個且多個座椅配備一個顯示面板,顯示面板為儀表板、中控臺或內后視鏡以顯示多個提醒信號中的光信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頭枕的前表面的中間位置。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調整頭枕的提醒方法的流程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儀表盤110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內后視鏡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中控臺的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257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有助于提高安全性能的汽車播報系統
- 下一篇:膠體研磨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