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葉高產辣木苗木的培育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1834.0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888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程斌;馬新益;閆建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南省昊杰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7/00 | 分類號: | A01G17/00;A01G7/06;A01C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5485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產 苗木 培育 栽培 方法 | ||
1.一種多葉高產辣木苗木的培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選種浸泡、催芽、育苗床播種、切根處理、生根劑處理、再生根植株的培育、移植;
(1)選種浸泡:挑選采種一年之內發芽率高的飽滿種子,平均每粒重0.2~0.3g,種子浸水前在太陽光下曬2~4h,用45℃的溫熱水浸泡24h,待種子充分吸水后,撈出備用;
(2)催芽:在溫度為25~32℃,濕度為85~99%的無菌催芽室內,按照面積0.15m2的催芽盤盛放500g辣木種子的標準置種,在催芽室內催芽72 h;
(3)育苗床播種:在自動控制溫度為20~32℃,濕度為85%以上的珍珠巖育苗床上,按照3~5cm2一粒的密度進行播種,播種深度為1.5~3.5cm;
(4)切根處理:待幼苗生長30~40天,苗高15~20cm后,將幼苗從苗床拔出,用醫用手術刀進行切根處理,即將苗根部用刀全部切掉,同時將部分莖葉部切掉,僅留莖部8~12cm,做下部生根處理;
(5)生根劑處理:將切下來的莖部浸沾生根劑;
(6)再生根植株的培育:將生根劑處理過的莖稈重新植回上述珍珠巖育苗床中,栽培密度3~5cm2,放置25~35天左右;
(7)移植:將重新生根的幼苗移栽到種植園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葉高產辣木苗木的培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植步驟分為最低氣溫大于5℃時的大田移植和最低氣溫小于5℃時的溫室大棚移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葉高產辣木苗木的培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低氣溫大于5℃時的大田移植步驟為:
(1)園地選擇:選擇排水性能好的平地或坡地,透氣性好的肥沃的土壤;
(2)整地定植:平整園地后移栽,株距1~1.2m,行距1.2~1.5m;
(3)栽培管理:在幼苗種植后的前兩個月定期澆水,保持土壤適度濕潤,定植兩個月后,若有自然降雨,即可不再澆水,在干旱季節適當灌溉,在種植期間,不除草也不需要施用任何肥料;
(4)病蟲防治:采用無毒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5)整枝采摘:當辣木苗長高至20cm時,對辣木采取第一次定干摘心處理,第一次保留分支4~6枝;當分支從杈口處生長至20cm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同時每枝保留分支3~4枝;當分支從杈口處生長至20cm時,進行第三次摘心;經過三次摘心后,整株辣木樹高度為60cm~80cm;在摘心分支后,每經過10~20天,當分支上的嫩牙生長至30~40cm時,便可采摘10~15cm長的嫩枝葉作為辣木鮮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多葉高產辣木苗木的培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低氣溫小于5℃時的溫室大棚移植步驟為:
(1)園地選擇:選擇排水性、透氣性能好的沙質土壤;
(2)整地定植:平整園地后移栽,株距0.3~1m,行距1~1.5m;
(3)栽培管理:在幼苗種植后的前兩個月定期澆水,保持土壤適度濕潤,定植兩個月后,若有自然降雨,即可不再澆水,在干旱季節適當灌溉,在種植期間,不除草也不需要施用任何肥料;
(4)病蟲防治:采用無毒防治、物理防治;
(5)整枝采摘:當辣木苗長高至20cm時,對辣木采取第一次定干摘心處理,第一次保留分支4~6枝;當分支從杈口處生長至20cm時,進行第二次摘心,同時每枝保留分支3~4枝;當分支從杈口處生長至20cm時,進行第三次摘心;經過三次摘心后,整株辣木樹高度為60cm~80cm;在摘心分支后,每經過10~20天,當分支上的嫩牙生長至30~40cm時,便可采摘10~15cm長的嫩枝葉作為辣木鮮葉。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多葉高產辣木苗木的培育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劑為ABT1號生根粉,濃度為100ppm,將切下來的莖部浸沾ABT1號生根粉10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南省昊杰食品有限公司,未經河南省昊杰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183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尾礦庫保水保肥土地復墾方法
- 下一篇:行道樹的苗木復壯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