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接觸性皮膚炎癥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0740.1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83247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27 |
| 發明(設計)人: | 郝紀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郝紀濤 |
| 主分類號: | A61K36/746 | 分類號: | A61K36/746;A61P17/00;A61P1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200 山東省淄博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藥組合物 皮膚炎癥 接觸性 治療 中藥技術領域 安全方便 疏風清熱 中藥原料 巴戟天 金雀根 三顆針 質量份 治愈率 皂角 止癢 后遺癥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接觸性皮膚炎癥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所述的治療接觸性皮膚炎癥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質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成:金雀根5?8份、巴戟天10?12份、田皂角5?8份、三顆針10?12份。本發明具有疏風清熱、止癢的功效,具有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不留后遺癥、安全方便的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接觸性皮膚炎癥的中藥組合物,屬于中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神經接觸性皮炎是皮膚陣發性瘙癢和苔蘚樣變為特征的慢性接觸性皮膚炎癥,屬中醫學的“攝領瘡”范疇。本病成年人常見,兒童一般不發病。發病初期皮膚常常僅有瘙癢而無皮疹,后期皮疹多呈紅色或正常皮色,日久皮膚增厚、粗糙呈苔蘚樣變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接觸性皮膚炎癥的中藥組合物,具有見效快、療效高、無毒副作用的特點。
所述的治療接觸性皮膚炎癥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質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成:金雀根5-8份、巴戟天10-12份、田皂角5-8份、三顆針10-12份。
其中,優選方案如下:
優選由如下質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成:金雀根8份、巴戟天12份、田皂角8份、三顆針12份。
優選由如下質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成:金雀根5份、巴戟天10份、田皂角5份、三顆針10份。
本發明中的藥物機理如下:
金雀根:補氣、利尿、活血、止痛。
巴戟天:補腎助陽、強筋骨、祛風濕。
田皂角:祛風止癢。
三顆針:清熱解毒。
以下為臨床試驗總結:臨床試驗治療神經性皮炎患者180例。
神經性皮炎的癥狀:本病好發于頸后兩側、肘伸側、腘窩等皮膚,紅色丘疹融合成片、皮膚肥厚、干燥、陣發性瘙癢、呈苔蘚樣變等。
治療方案:口服湯劑,一日2次,14天為一療程。
治療結果:神經性皮炎患者經過2個療程治療后,痊愈172例,好轉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8.33%。
治療標準:
痊愈 皮疹、瘙癢等癥狀全部消失,皮膚為正常之象。
好轉 皮膚瘙癢、苔蘚樣等癥狀基本消失,每情志不暢及食辛辣食物等則病情復發。
無效 瘙癢等癥狀雖有減輕,但皮膚肥厚、苔蘚樣癥狀無明顯改善。
典型病例列舉
病例:
患者宋某某,男,29歲,頸后皮膚瘙癢而無皮疹,后期皮疹多呈紅色,皮膚增厚、變硬,粗糙呈苔蘚樣變。醫院確診為神經接觸性皮炎,給予本發明藥物治療2個療程后痊愈,一年未復發。
本發明藥物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具有疏風清熱、止癢的功效,具有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不留后遺癥、安全方便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
所述的治療接觸性皮膚炎癥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質量份數的中藥原料制成:金雀根8份、巴戟天12份、田皂角8份、三顆針12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郝紀濤,未經郝紀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074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