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青蛙養殖的方法及其蛙籠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0695.X | 申請日: | 2017-0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94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姚興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姚興明 |
| 主分類號: | A01K67/02 | 分類號: | A01K67/02;A01K1/03 |
| 代理公司: | 常德市長城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43204 | 代理人: | 張啟炎 |
| 地址: | 415700 湖南省常德市***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青蛙 養殖 方法 及其 | ||
1.一種青蛙養殖的蛙籠,分為定點蛙籠和車載蛙籠,其特征在于,內設分層,每一層布置有水盆、平臺和連通上下層的梯道,蛙籠外部用罩網圍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青蛙養殖的蛙籠,其特征在于,定點蛙籠的結構如下,蛙籠為立方體,包括四角的立桿和日字型的5個分層的橫桿,每分層高10-15厘米,具體依各地養殖的青蛙大小而定,整體的蛙籠6個面都用罩網圍住,網眼以小青蛙不能逃出為下限,孔徑10-20mm,以天敵不能進入為上限,孔徑20-30mm,但是昆蟲能輕松進入,罩網表面要盡量光滑,以防擦壞青蛙的皮膚,底部第一層有一個活動門,這個活動門放下時,搭在地面和最下面的水盆之間,成為一個斜坡道,便于原來地面喂養的青蛙和野外的青蛙進籠,青蛙數量夠了后,拉綁在活動門上的繩子,即可將活動門拉直、關上;各分層中的1/2-2/3的面積安裝7厘米高的塑料水盆,水盆高度為6-8cm,其上各層水盆一側安裝有網格狀的上下連通的梯道和平臺,網格狀的梯道有利清污,各層的梯道和平臺便于青蛙上下活動、休息,最上面的第一層梯道為薄板,便于遮陰,最上的一層留空比前面的要高一些,因為要防止鳥類通過網眼啄到青蛙,最上的一層還留有頂門,頂門可以放入飼料,飼料可沿網格狀的梯道漏到下面各層,在蛙籠的一側每2-4層安裝一個蛙籠門,便于青蛙和飼料的進、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青蛙養殖的蛙籠,其特征在于,水盆能疊起來,水盆的三個側板與底可做成九十度角,另外一個側板與底的夾角為鈍角,水盆可以一個裝一個的疊起來,運輸時少占用運輸車內空間,水盆的底下留小孔,用以排放污水;過后用塞子塞住,水盆各側板上部向外下方卷邊,邊內預留扣合槽,扣合槽直接扣在蛙籠的橫桿上;水盆的四個側邊直接掛扣在蛙籠的日字型的橫桿的一個口中,另一口上鋪有薄板,為青蛙活動的平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青蛙養殖的蛙籠,其特征在于,罩網用包有塑料的金屬線編織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青蛙養殖的蛙籠,其特征在于,車載的蛙籠的結構如下,在汽車的貨箱上安裝有鐵架,鐵架與車廂緊密連接,鐵架分為多層,每一層的結構和定點蛙籠第二層以上的結構相同,外掛有飼料架。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青蛙養殖的蛙籠,其特征在于,飼料架內的分層平齊對應籠內的各平臺,做到青蛙方便取食,飼料架長、寬、高和蛙籠門的長、寬、高相同,飼料架上下有自動掛扣,可掛緊蛙籠,又方便取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青蛙養殖的蛙籠,其特征在于,青蛙養殖的方法如下,
一、春天將孵養的小青蛙放入蛙籠內;
二、夏、秋兩季,蛙籠內放有引誘蚊蟲入籠的餌料,蚊蟲從蛙籠的頂部和四周的網眼進入,成為蛙的食料;
三、對于定點蛙籠,在有蛇類的地方,要防止它們進入;一米以下部分,用光滑的較厚的塑料布將蛙籠包裹好;
也可以不包塑料膜,在籠子的四周多安裝些捕老鼠與捕蛇類的陷阱、夾板,來保障青蛙的安全;
還可以制做一個米多高的架子,蛙籠放在架子上,架腿光滑小蛇也上不了,此時用燈光做飛蟲的吸引物,燈光覆蓋的范圍會更廣,引誘的蚊蟲會更多;
四、冬天可以用塑料薄膜,罩住蛙籠上面部分,在蛙籠內安裝電燈,提高蛙籠內的空氣的溫度,不讓青蛙冬眠,促使青蛙生長;
五、必要時添加人工餌料,蛙籠外掛一個飼料架,人工餌料也可以灑于青蛙上下的梯道和平臺上,青蛙養大以后即可出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姚興明,未經姚興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069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棘胸蛙蛙卵的分批孵化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生態鴨子養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