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復方吡蟲啉滴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0467.2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2755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元曉琪;寇賀紅;蒲靜君;吳桂英;李汶潓 | 申請(專利權)人: | 佛山市南海東方澳龍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1/4439 | 分類號: | A61K31/4439;A61K31/215;A61K31/4402;A61K47/22;A61K47/10;A61K47/44;A61P33/14;A61P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蔡蓉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復方 吡蟲啉 滴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復方吡蟲啉滴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數計,所述復方吡蟲啉滴劑由以下組分制成:
吡蟲啉5~15%;
二氯苯醚菊酯30~60%;
抗氧化劑0.1~0.5%;
溶劑30~60%;
透皮劑3~8%;
其中,所述透皮劑為丙二醇、月桂氮卓酮、桉葉油和辣木籽油的混合透皮劑;
丙二醇、月桂氮卓酮、桉葉油和辣木籽油的質量比例為(2~3):(2~3):(1~2):(0.5~5);
其中,所述溶劑為α-吡咯烷酮;和/或二甲基亞砜;和/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或二甲基乙酰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方吡蟲啉滴劑,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數計,所述復方吡蟲啉滴劑由以下組分制成:
吡蟲啉8~13%;
二氯苯醚菊酯40~50%;
吡丙醚5~12%;
抗氧化劑0.1~0.3%;
溶劑30~50%;
透皮劑3~8%;
其中,所述透皮劑為丙二醇、月桂氮卓酮、桉葉油和辣木籽油的混合物;
丙二醇、月桂氮卓酮、桉葉油和辣木籽油的質量比例為(2~3):(2~3):(1~2):(0.5~5);
其中,所述的溶劑為α-吡咯烷酮;和/或二甲基亞砜;和/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或二甲基乙酰胺。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方吡蟲啉滴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化劑為丁基羥基茴香醚和/或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
4.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復方吡蟲啉滴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組分混合攪拌后,即得所述復方吡蟲啉滴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吡蟲啉以部分溶劑攪拌溶解;
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加入二氯苯醚菊酯,并攪拌均勻;
3)向步驟2)所得溶液中加入丙二醇、月桂氮卓酮、桉葉油和辣木籽油,并攪拌;
4)將抗氧化劑以余量溶劑溶解,并將所得溶液加入步驟3)所得溶液中,并攪拌混合,即得所述復方吡蟲啉滴劑。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吡蟲啉以部分溶劑攪拌溶解;
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加入二氯苯醚菊酯和吡丙醚,并攪拌均勻;
3)向步驟2)所得溶液中加入丙二醇、月桂氮卓酮、桉葉油和辣木籽油,并攪拌;
4)將抗氧化劑以余量溶劑溶解,并將所得溶液加入步驟3)所得溶液中,并攪拌混合,即得所述復方吡蟲啉滴劑。
7.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復方吡蟲啉滴劑在制備殺滅動物體內外寄生蟲中感染的防治藥物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佛山市南海東方澳龍制藥有限公司,未經佛山市南海東方澳龍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046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