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0455.X | 申請日: | 2017-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45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15 |
| 發明(設計)人: | 周立宏;蒲秀剛;陳長偉;肖敦清;姜文亞;韓國猛;王振升;李洪香;牟智全;鄒磊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1V11/00 | 分類號: | 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280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湖盆 斜坡 地層 油氣藏 優勢 預測 方法 | ||
1.一種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埋藏深度分析、沉積環境分析和烴源成熟度三要素定量分析確定斜坡類型;
2)對控制油氣成藏條件的油藏優勢運移相、優勢構造相、優勢沉積相、優勢成巖相和優勢源巖相進行單因素條件刻畫;
3)針對不同的斜坡類型,疊合分析確定各斜坡類型的優勢相,并確定優勢相發育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斜坡劃分方法為:
①埋藏深度淺、沉積環境為陸上暴露~濱淺湖、烴源巖成熟度低的地區劃為高斜坡;
②埋藏深度適中、沉積環境濱淺湖~半深湖區、烴源巖成熟度較高的地區劃為中斜坡;
③埋深大、沉積環境半深湖~深湖區、烴源巖成熟度高的地區劃為低斜坡。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的斜坡劃分方法為:
①埋藏深度小于2800米、沉積環境指數ISE>0.5、烴源巖成熟度度Ro<0.7%的地區劃為高斜坡;
②埋藏深度為2800~4500米、沉積環境指數ISE為0.25~0.5、烴源巖成熟度Ro為0.7%~1.0%的地區劃為中斜坡;
③埋藏深度大于4500米、沉積環境指數ISE<0.25、烴源巖成熟度度Ro>1.0%的地區劃為低斜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沉積環境指數ISE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Hdg-深灰色泥巖厚度,m;Hgr-灰色泥巖厚度,m;Hg-綠色泥巖厚度,m;Hpr-紅紫棕色泥巖厚度,m;Hm-泥巖總厚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油藏優勢運移相的刻畫是指精細刻畫斷面及不整合面,確定斷層脊、不整合面脊,以及不整合面脊的兩側為油藏運移主通道。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優勢構造相刻畫是指構造解釋及地層對比,確定超剝帶以及坡折帶發育區為優勢構造相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優勢沉積相刻畫是指開展高分辨率層序劃分與沉積微相研究,確定河道、濱淺湖灘壩、三角洲前緣水下分支河道、河口壩以及重力流主水道為優勢沉積相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優勢成巖相刻畫是指開展成巖演化分析并分析成巖演化對儲集物性的控制作用,確定溶蝕相和裂縫發育區為優勢成巖相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2)中,所述優勢源巖相刻畫是指根據有烴源巖定量評價分級,確定有機質類型為I型~II1型、有效烴源巖厚度>100m、有機質豐度高T0c>2%,并且成熟度高Ro>1%的相區為優勢原巖發育區。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陸相湖盆斜坡區地層巖性油氣藏優勢相預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3)中采用不同要素疊合分析確定各個斜坡類型的優勢相:
①高斜坡遠離油源,采用油藏優勢運移相與優勢沉積相疊合確定優勢相區;
②中斜坡緊鄰生烴中心,采用優勢構造相、優勢沉積相及優勢成巖相疊合分析,確定優勢相發育區。
③低斜坡位于主生烴區內,采用優勢源巖相及優勢儲集相耦合識別優勢相發育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045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