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AutoCAD的平面視距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40317.1 | 申請日: | 2017-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7545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0 |
| 發明(設計)人: | 婁中波;曹高尚;賀海;王曉華;朱彬;王海燕;董剛;宋瀛;崔文博;苑中丹;陶學謙;閆正;張李明;王元;尹洪正;趙吉;田珂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T11/20 | 分類號: | G06T11/2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 地址: | 300051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autocad 平面 視距 分析 方法 | ||
1.一種基于AutoCAD的平面視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初始化CAD軟件的繪圖環境,包括:設置當前圖層、關閉CAD繪圖環境中的正交和捕捉以及將CAD變量指針指向模型空間;
2)生成視點軌跡曲線,所述曲線線型實體為多段線,若得到的線型實體非多段線,則結束程序,并提示:請轉化為多段線,然后進入下一步驟,否則進入下一步驟;
3)得到視點軌跡曲線的起點、終點和視點軌跡曲線總長度參數;
4)在交互界面輸入參數:視距包絡線擬合精度、行車視距和視線生成間距;
5)得到第一組直線L1的起點stpt0和第一組直線L1的終點edpt0;
6)設定循環次數T:循環次數T=fix[(視點軌跡曲線總長度-行車視距)/視距包絡線擬合精度],并循環如下內容:
(1)得到第二組直線L2的起點stpt1和第二組直線L2的終點edpt1;
(2)得到第一組直線L1與第二組直線L2的交點,所述的交點為行車視線交點;
(3)重新定義第一組直線L1:即設定第一組直線L1的起點stpt0=第二組直線L2的起點stpt1,第一組直線L1的終點edpt0=第二組直線L2的終點edpt1;
(4)重新定義第二組直線L2:即設定第二組直線L2的起點stpt1為第一組直線L1的起點stpt0向后延伸長度為視距包絡線擬合精度的長度后的那一點,設定第二組直線L2的終點edpt1為第二組直線L2的起點stpt1沿視點軌跡曲線向后延伸長度為行車視距的長度后的那一點;
(5)得到重新定義的第一組直線L1與第二組直線L2的交點為行車視線交點;
(6)循環T次,依次得到所有的行車視線交點,并將行車視線交點依次存入Plist點列表中;
7)將CAD軟件中的繪圖圖層設置為視距曲線,采用CAD軟件中的Pline命令恢復Plist列表中的各點,即得到視距包絡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AutoCAD的視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第一組直線L1的起點(stpt0)為視點軌跡曲線的起點,第一組直線L1的終點edpt0為視點軌跡曲線上的起點stpt0沿所述視點軌跡曲線向后延伸長度為行車視距長度后的那一點。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AutoCAD的視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第(1)步所述的第二組直線L2的起點stpt1為:從視點軌跡曲線上的起點stpt0向后延伸長度為視距包絡線擬合精度長度后的那一點,所述第二組直線L2的終點edpt1為:從第二組直線L2的起點stpt1沿視點軌跡曲線向后延伸長度為行車視距長度后的那一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AutoCAD的視距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第(6)步所述的循環過程中,每間隔長度為視線生成間距的長度時,便將循環中的第一組直線L1和第二組直線L2繪制出來,以便設計者對行車視線進行檢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未經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031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