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用內飾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40292.5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60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9 |
| 發明(設計)人: | 梶原雄平;手島宏昭;大作直也;織田琢也;片山敬基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廣谷 |
| 主分類號: | B60R13/08 | 分類號: | B60R13/08;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康艷青;姚開麗 |
| 地址: | 日本廣島縣東廣島***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用內飾 材料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種車輛用內飾材料(G),其由以極細纖維為主體的第一成型層(Gx)和以所述極細纖維為主體的第二成型層(Gy)一體成型而形成,所述車輛用內飾材料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型層(Gx)由將以纖度為0.1~1.0dtex的極細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A1):40~75質量百分比、以纖度為1.2~5.0dtex的熱融合性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B1):15~60質量百分比以及以短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C1):0~20質量百分比交絡而成的第一纖維體構成,
所述第二成型層(Gy)由將以纖度為0.1~1.0dtex的極細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A2):40~75質量百分比、以纖度為1.2~5.0dtex的熱融合性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B2):15~60質量百分比以及以短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C2):0~20質量百分比交絡而成的第二纖維體構成,
所述車輛用內飾材料的厚度為7.6~56.0mm,克重為1,200~4,000g/m2,透氣阻力為2,540~47,500Ns/m3,與所述第一成型層(Gx)相比,所述第二成型層(Gy)厚度薄,并且,其密度和透氣阻力高,
所述第一成型層(Gx)構成為克重為400~2,000g/m2,密度為0.008~0.2g/cm3,透氣阻力為40~2,500Ns/m3,厚度為6~50.0mm,所述第二成型層(Gy)構成為克重為800~2,000g/m2,密度為0.33~0.5g/cm3,透氣阻力為2,500~45,000Ns/m3,厚度為1.6~6.0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成型層(Gx)的至少一側的表面上一體形成有透氣調整膜,所述透氣調整膜的厚度為0.05~0.5mm,克重為50~200g/m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用內飾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成型層(Gx)的所述透氣調整膜設置在與所述第二成型層(Gy)相反的一側的面上。
4.一種車輛用內飾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
準備第一片狀材料(X1),其由將以纖度為0.1~1.0dtex的極細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A1):40~75質量百分比、以纖度為1.2~5.0dtex的熱融合性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B1):15~60質量百分比以及以短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C1):0~20質量百分比交絡而成的第一纖維體構成;
準備第二片狀材料(Y1),其由將以纖度為0.1~1.0dtex的極細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A2):40~75質量百分比、以纖度為1.2~5.0dtex的熱融合性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B2):15~60質量百分比以及以短纖維為主要成分的纖維(C2):0~20質量百分比交絡而成的第二纖維體構成;
對所述第二片狀材料(Y1)進行加熱并用一次成型模具進行加壓而將一次成型體(Y4)成型;
將所述一次成型體(Y4)安放于二次成型模具內,將所述第一片狀材料(X1)進行加熱并安放于所述二次成型模具,在所述二次成型模具壓縮成型,制造所述一次成型體(Y4)與所述第一片狀材料(X1)一體成型的規定形狀的車輛用成型品(G)。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廣谷,未經株式會社廣谷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4029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傳感器托架及其角度計算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控部件的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