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溫室果蔬栽培的滑軌式吊蔓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39322.0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82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26 |
| 發明(設計)人: | 趙春江;郭文忠;賈冬冬;徐凡;孫維拓;喬曉東;林森;聶銘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G9/12 | 分類號: | A01G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湯財寶 |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溫室 栽培 滑軌 式吊蔓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溫室果蔬栽培的滑軌式吊蔓裝置,該裝置包括支撐架結構、滑軌式軌道、可移動吊環、吊繩和栽培槽,所述軌道安裝在所述支撐架結構的上方,所述軌道的下端安裝有多個所述吊環,所述吊繩設置在所述吊環上,所述栽培槽連接在所述支撐架結構的下端。本發明結構輕簡,安裝方便,可有效提高溫室作業效率,保護植株的生長發育,提高勞動生產率,克服了傳統吊蔓裝置操作繁瑣、不易落蔓繞蔓、勞動強度大以及不便于內保溫的密封安裝等缺點,能夠為溫室省力化作業和內保溫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進而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效率;同時,本發明在連棟溫室、塑料大棚等果菜類蔬菜栽培管理中有廣闊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設施農業中的溫室栽培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溫室果蔬栽培的滑軌式吊蔓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在溫室和大棚蔬菜生產中,為了提高栽培密度獲得更高產量,都要采取吊蔓栽培,可確保大棚內種植的果蔬的“立體式”生長,使得瓜果蔬菜受光照射更均勻,通風透氣好,病蟲害也發生少,確保果蔬的產量和品質,并便于田間管理。吊蔓過程由綁蔓、繞蔓、放蔓、再繞蔓循環操作,勞動強度大,是溫室農事操作重要的環節。
傳統的吊蔓措施大多是在溫室頂端的鋼架上固定多個縱橫交錯的鋼絲,來作為吊蔓的固定裝置。然而由于吊繩固定不能移動,從而使繞蔓、放蔓的勞動強度增大。并且由于鋼絲是固定在溫室頂端的鋼架上的,溫室內保溫裝置只能在頂部安裝,不能從側面到頂部聯動安裝,從而溫室的內保溫性能差?,F有的溫室吊蔓技術還存在一定限制,不能完全滿足溫室大棚種植果蔬的需求,有待于對其進一步改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克服上述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問題的一種用于溫室果蔬栽培的滑軌式吊蔓裝置,該裝置采用滑軌式吊蔓裝置,操作使用方便,便于落蔓繞蔓,為溫室省力化操作和內保溫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進而提高設施農業生產效率。
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用于溫室果蔬栽培的滑軌式吊蔓裝置,該裝置包括支撐架結構、軌道、吊環、吊繩和栽培槽,所述軌道安裝在所述支撐架結構的上方,所述軌道的下端安裝有多個所述吊環,所述吊繩設置在所述吊環上,所述栽培槽連接在所述支撐架結構的下端。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支撐架結構包括水平設置的平衡支架和豎直設置的多個支撐桿,所述平衡支架連接在所述支撐桿的上端,所述平衡支架與所述軌道連接,所述栽培槽支撐于成列布置的多個所述支撐桿的下端。所述支撐桿的高度根據栽培作物秧蔓的高度來設定,所述支撐桿可以采用雙支桿,也可以用單支桿。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支撐桿采用平行的雙桿支撐,雙桿的間距大于所述栽培槽的最大寬度。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支撐桿采用單桿支撐,所述支撐桿的下端設有“冂”字型的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的上端通過焊接或螺釘連接在所述支撐桿的下端,所述栽培槽與所述支架底座連接。通過在所述支撐桿的下端設置支架底座,所述支架底座可用來增強單桿支撐的穩定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平衡支架的延伸方向與所述軌道的延伸方向相垂直,在所述平衡支架的下方設有多個等間距設置的所述支撐桿。所述平衡支架用于支撐且連接多個并列布置的所述軌道。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平衡支架的兩端均設有支架連接件,所述平衡支架的兩端分別通過所述支架連接件與所述軌道的上端固定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支架連接件的截面形狀呈“幾”字結構,該結構的兩側底邊和所述軌道的上端面均設有用于安裝連接螺栓的安裝孔,所述支架連接件的兩側底邊分別通過貫穿所述安裝孔的連接螺栓與所述軌道的上端面的固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未經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3932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