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絹絲/滌綸混紡紗線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36713.7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22818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新金;李瑛慧;蘇旭中;謝春萍;徐伯俊;崔世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2G3/04 | 分類號: | D02G3/04;D02G3/36;D01C3/00;D01C3/02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聶啟新 |
| 地址: | 21412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絹絲 滌綸 混紡 紗線 生產 方法 | ||
1.一種絹絲/滌綸混紡紗線的生產方法,該紗線由以下成分按重量百分比混紡而成:絹絲纖維70%,滌綸纖維30%,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絹絲纖維經絹紡工藝流程的精煉工序、制綿工序、兩道延展工序、制條工序、預并條工序制得絹絲預并條,其中精煉工序包括浸泡發酵、漂白、浸油,制綿工序包括開綿、切綿、梳綿;
(1)采用精煉工序達到“去油保膠”的目的,精煉工序包括浸泡發酵、漂白、浸油,精煉工序中,將條吐原料按照1:20的浴比浸入腐化缸內,浸液的試劑為3%的純堿和2%的除油靈,在50℃的條件下浸泡72h浸泡發酵,經過發酵脫膠后,按順序依次投入質量分數2%純堿、8%濃度30%雙氧水、2.5%硅酸鈉、0.5%洗滌劑,浴比1:20,在85℃條件下漂白20min,漂白后為改善纖維導電性,采用浸潤法給濕,加入質量分數3%的助劑平滑劑,浴比1:20,在25~30℃條件下浸潤20min;
(2)采用制綿工序切斷纖維,去除雜質并進一步細致梳理,制綿工序包括開綿、切綿、梳綿,制綿工序中,調和球質量為430g,攤綿長度和寬度分別為60cm和50cm,錫林與刺輥之間的隔距為5.5mm,持綿刀和錫林之間的距離為4.5mm,切綿時將絹絲條經牽切使得纖維平均長度在38-45mm之間,錫林轉速為175r/min,錫林與刺輥的速比為359、隔距為8mm,半制品棒綿質量為30g,圓梳梳棉過程遵循“慢速度、大高度、大隔距”的工藝原則,每門桿綿數為6根,錫林速度為5′20″min/r,前/后滾筒的前/后速度為75~80r/min、190~200r/min,前/后針號為21/22#,前滾筒-錫林隔距為1.2mm,后滾筒-錫林隔距為1.0mm,前滾筒、后滾筒的落棉周期為2min、15min,翻綿高度為15-20mm,嵌綿高度為25-35mm;
(3)采用延展工序、制條工序、預并條工序制得絹絲預并條,延展工序包括頭道延展和二道延展,頭道延展中,喂入定量為130g綿片,輸出定量為130g綿帶,二道延展中,喂入定量為130g綿帶,輸出定量為125g球,制條工序中,喂入定量為125g球,合并數為1,牽伸倍數為11.0,輸出定量為11.36g/3m,預并條工序中,喂入條子定量為11.36g/3m,合并數為10,牽伸倍數為10.5,輸出定量為10.82g/3m;
第二步,將滌綸纖維經棉紡工藝流程的開清棉工序、梳棉工序、預并工序制得滌綸預并條;
(1)采用開清棉工序制得棉卷,開清棉工序中,抓棉機打手刀片伸出肋條距離為7.4-8.4mm,小車每次下降距離為1.5-2.0mm,豪豬開棉機梳針打手轉速為470-520r/min,綜合打手轉速為870-920r/min,棉卷定量為390-420g/m,棉卷長度為30-32m,環境濕度不低于60%;
(2)采用梳棉工序制得滌綸生條,梳棉工序中,錫林速度為340-360r/min,刺輥速度為860-880r/min,道夫速度為18-22r/min,錫林-蓋板隔距為0.30mm、0.25mm、0.25mm、0.25mm、0.30mm,錫林-道夫隔距為0.11-0.15mm,生條定量為18-22g/5m;
(3)采用預并條工序制得滌綸預并條,預并條工序中,采用6根滌綸生條并合,前羅拉線速度為150-160m/min,羅拉隔距為14mm、21mm,總牽伸倍數6.0-7.33倍,后區牽伸倍數1.83倍,頭道并條定量18g/5m,喇叭口直徑3.2mm;
第三步,將絹絲預并條和滌綸預并條經棉紡工藝流程的并條工序制得混合熟條,其中并條采用三道并條工序;
采用三道并條工序將絹絲預并條和滌綸預并條制成混合熟條,三道并條工序包括頭道并條工序、二道并條工序和三道并條工序,頭道并條工序中,采用7根絹絲預并條和3根滌綸預并條并合,前羅拉線速度為170-180m/min,羅拉隔距分別為14mm、21mm,總牽伸倍數8.57倍,后區牽伸倍數1.92倍,頭道并條定量21g/5m,喇叭口直徑3.6mm;二道并條工序中,前羅拉線速度為160-170m/min,8根頭道并條并合,羅拉隔距為14mm、21mm,總牽伸倍數為8.84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56倍,二道并條定量為19.0g/5m,喇叭口直徑為3.4mm;三道并條工序中,前羅拉線速度為150-160m/min,8根二道并條并合,羅拉隔距為14mm、21mm,總牽伸倍數為9.5倍,后區牽伸倍數為1.42倍,混紡熟條定量為16g/5m,喇叭口直徑3.2mm;
第四步,將混合熟條經絹紡工藝流程的延絞工序、粗紗工序和細紗工序制得絹絲/滌綸混紡紗線;
(1)采用延絞工序制得滿足粗紗針輥牽伸需要的條子,延絞工序中,喂入定量為16.0g/5m,合并數為2,牽伸倍數為6.4倍,輸出定量為5.0g/5m;采用粗紗工序制得混合粗紗,粗紗工序中,喂入定量為10.0g/10m,合并數為2,牽伸倍數為7.14倍,輸出定量為2.8g/10m,捻系數為90,羅拉隔距分別為27mm、42mm;
(2)采用細紗工序制得絹絲/滌綸混紡紗線,細紗工序中,采用加裝負壓集聚裝置的EJM128K-SM型環錠細紗機,錠速為9000r/min,彈性鉗口上銷,YJ2-142H型搖架,錫歐合金鋼35mm綱領,瑞士Bracker公司CIELUDR19/0鋼絲圈,阿姆斯壯進口中硬度膠輥,前中、中后羅拉中心距離分別為130mm、100mm,羅拉加壓分別為160N/雙錠、100×140N/雙錠,前羅拉速度160r/min,細紗采用Z捻,捻度為960捻/m,后區牽伸1.17倍,集聚區牽伸倍數為1.065倍,負壓為3000Pa,鉗口隔距為2.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36713.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紡織機工位上確定紗線氣圈直徑的裝置和方法
- 下一篇:計程車用自動計價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