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有刻溝的諧振式電控噴油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34927.0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040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24 |
| 發明(設計)人: | 范立云;劉思伯;劉鵬;費紅姿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02M47/02 | 分類號: | F02M47/02;F02M61/10;F02M61/18;F02M6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50001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帶有 諧振 式電控 噴油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發動機噴油裝置,具體地說是高壓共軌噴油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為了提高燃油經濟性,對共軌燃油系統噴射壓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軌壓的增加會導致共軌噴油器偶件間的燃油靜態泄漏問題,尤其是當軌壓超過200MPa后,靜態泄漏問題明顯,不但損失大部分能量,所產生的熱也大幅增加,使整個系統都存在潛在的危險,這又限制了噴油壓力的進一步提高。隨著噴油器工作的逐漸增高,流速加快,噴油器內空穴和穴蝕程度明顯加強,噴油器可靠性下降。
此外,多次噴射噴油規律的精確控制是柴油機高壓共軌電控噴油系統的最大優勢和關鍵技術。高壓共軌系統多次噴射中,噴射引起的水擊壓力波動直接影響到多次噴射理想噴油規律的實現,進而影響柴油機的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多次噴射時,能保證燃油壓力波動小,快速響應,無靜態泄漏功能和降低穴蝕的一種帶有刻溝的諧振式電控噴油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一種帶有刻溝的諧振式電控噴油器,其特征是:包括噴油器頭、噴油器體、限流閥組件、電磁閥組件、針閥組件、噴嘴、下行高壓油路,噴油器頭安裝在噴油器體上方,噴油器頭內部設置主進油孔,噴油器體內部設置蓄壓腔,主進油孔與蓄壓腔相通,限流閥組件設置在蓄壓腔里,噴油器體下端依次安裝電磁閥組件、針閥組件,緊帽位于電磁閥組件、針閥組件外部,緊帽的上端通過螺紋連接的方式與噴油器體下端部相連;
所述限流閥組件包括限位彈簧座、限流活塞、球閥復位彈簧座、支撐控制滑塊,限位彈簧座、限流活塞、球閥復位彈簧座自上而下布置,限位彈簧座與限流活塞之間安裝阻尼彈簧,支撐控制滑塊安裝在球閥復位彈簧座里,支撐控制滑塊的上端與限流活塞之間設置球閥,支撐控制滑塊的下端與其下方的球閥復位彈簧座之間安裝球閥復位彈簧,限流活塞里設置活塞盲孔和限流孔,支撐控制滑塊里設置軸向中心通孔,球閥復位彈簧座里設置諧振通孔和諧振節流孔,球閥復位彈簧座與其下方的噴油器體之間設置過渡油腔,活塞盲孔連通蓄壓腔和限流孔,限流孔與軸向中心通孔在球閥的控制下連通或斷開,諧振通孔和諧振節流孔均連通軸向中心通孔和過渡油腔;
所述電磁閥組件包括電磁鐵、線圈、銜鐵、平衡閥桿、閥座、中間塊,電磁鐵上纏繞線圈,電磁鐵上方設置電磁閥復位彈簧座,電磁鐵下方設置銜鐵,銜鐵與電磁閥復位彈簧座之間設置電磁閥復位彈簧,平衡閥桿位于閥座里,平衡閥桿上端部與銜鐵固連,中間塊設置在閥座下方,中間塊里設置回油孔、中間油路、下形進油孔,回油孔在平衡閥桿的控制下與中間油路和油箱連通或斷開;
所述針閥組件包括針閥限位套、針閥座、針閥體,針閥限位套位于針閥座里,針閥體的上部分位于針閥限位套里,針閥體的下部分位于針閥座里,針閥體上方與針閥限位套之間形成控制腔,針閥限位套上設置凸起,凸起位于控制腔處,針閥體與凸起之間設置針閥復位彈簧,控制腔分別與中間油路和下形進油孔相通,針閥體與針閥座之間形成盛油槽;
所述噴嘴包括噴孔和刻溝,噴孔加工于針閥座上,刻溝設置與長針閥下端部表面上;
下行高壓油路的上端連通過渡油腔,經噴油器體、閥座、中間塊、針閥座連通盛油槽,下行進油孔連通下行高壓油路。
本發明還可以包括:
1、所述刻溝具體位于長針閥落座時形成的密封錐面和針閥體下端部之間,刻溝的數目為噴孔數目的整數倍,刻溝的深度為微米級。
2、噴孔噴油時,過渡油腔的燃油壓力下降,限流活塞、球閥、支撐控制滑塊整體向下位移,且球閥未落座在球閥復位彈簧座上,限流孔與軸向中心通孔相通;當噴孔流出的燃油質量超過閾值時,限流活塞壓緊球閥并使其落座于球閥復位彈簧座,限流孔與軸向中心通孔斷開;噴孔停止噴油時,在球閥復位彈簧的作用下,限流活塞、球閥和支撐控制滑塊整體恢復到初始位置。
3、線圈通電時,平衡閥桿向上運動,回油孔與油箱為連通狀態,控制腔內的燃油通過中間油路和回油孔回油至油箱,針閥體向上抬起,噴孔開啟噴油;線圈斷電后,平衡閥桿在電磁閥復位彈簧的作用向下運動,被壓在中間塊上端面上,回油孔與油箱斷開。
4、諧振節流孔中部的直徑小于其兩端的直徑,且小于諧振通孔的直徑,諧振節流孔與諧振通孔軸向的總長度一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程大學,未經哈爾濱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3492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彩虹效應的PVB膜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種根藝書畫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