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時3D遠程人機交互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34162.0 | 申請日: | 2017-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49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辰光;王尊冉;賀波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蘇州晨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641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時 遠程 人機交互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人機交互和實時遠程3D視頻通信領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種實時3D遠程人機交互系統的技術背景。
背景技術
如今,雙目攝像頭快速發展,如ZED、KINECT等雙目攝像頭,使獲取深度圖像信息越來越便利,并且成本低、精度高。特別是KINECT雙目攝像頭,用戶可以很方便去獲取和使用3D點云數據。將KINCKET運用到一種實時3D遠程人機交互系統中,可以做到在一個較高的精度下節約制造成本。
PCL(Point Cloud Library)的出現,人們處理3D圖片操作變得更加簡單,結果更加穩定。一種實時3D遠程AR交互系統使用PCL去處理采集到的3D點云數據,具有很大的優勢。
AR技術的興起,各種識別人身體部位的3D信息的設備得到快速發展,LEAP MOTION能夠快速、穩定、準確采集到人的手部3D信息,這個為一種實時3D遠程人機交互系統提供了交互技術硬件支持。
學術界已經有一些應用于遠程人機交互系統和3D視頻實時傳輸的相關專利,主要有:
1.中國公開專利:CN 103793060 A 一種用戶交互系統和方法:交互界面的虛擬物體跟隨提取人手的3D位置信息移動,該發明實現了3D交互系統,但是該發明只是單方向交互,并且用戶必須佩戴頭戴式3D顯示器等,使用者操作繁瑣。
2.中國公開專利:CN 105389006 A 一種基于Kinect的裸眼3D交互改進方法:利用 Kinect 采集到人手關節信息進行交互,但是在交互之前必須調整Kinect 到合適的位置和角度,由于安裝復雜,限制了其使用范圍。
3.中國公開專利:CN 103269423 A 可拓展式三維顯示遠程視頻通信方法:利用RGB-D相機采集到人物圖像,經過處理并發送到第二個用戶,第二個用戶接收并顯示任務圖像信息和播放聲音,該發明只是實現了信息提取和傳輸,并沒有雙向交互過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實現一種實時3D遠程交互系統,目的是在裸眼3D效果下,實現人與3D投影交互,其中3D投影是遠程的操作的替身。本發明可概述為兩大部分,分別是服務操作端、客戶交互端,其中客戶交互端為移動機器人。服務操作端至少包括一臺電腦、深度攝像機、服務操作端圖像處理模塊、服務操作端數據發送/接收模塊、服務操作端命令處理模塊、服務操作端3D圖像顯示模塊;客戶交互端至少包括一臺電腦、leap motion、客戶交互端3D圖像顯示模塊、客戶交互端命令處理模塊、客戶交互端圖像處理模塊、客戶交互端數據發送/接收模塊、手的信息處理模塊。
服務操作端和客戶交互端實現實時在線通訊,服務操作端將3D圖像和操作命令發送給客戶交互端,客戶交互端把交互結果發送給服務操作端。
服務操作端數據發送/接收模塊和客戶交互端數據發送/接收模塊,用來發送和接收網絡數據,且必須可以處理大數據。
服務操作端可顯示交互結果的3D效果,客戶交互端可顯示操作者信息和命令(或者指導信息)的3D效果。
服務操作端圖像處理模塊和服務操作端命令處理模塊,分別用來對點云數據進行處理(如濾波、分割、重建)、處理操作者命令和客戶交互端發送過來的命令;客戶交互端圖像處理模塊、渲染模塊和客戶交互端命令處理模塊,分別用來對點云數據進行存儲(如濾波、分割、重建)、渲染3D圖像、處理服務操作端發送過來的操作者命令和客戶交互的結果。
客戶交互端手的信息處理模塊,可以對leap motion獲得數據進行處理,從而達到對模擬鼠標的控制。
服務操作端可以對客戶交互端的移動機器人進行控制,可以在客戶交互端顯示操作者的命令;客戶在客戶交互端可以和3D投影進行交互,交互結果可以更新在投影上和發送到服務操作端。
本發明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服務操作端:實現操作者上本身的3D點云數據采集、3D點云數據處理、命令處理、數據發送/接收功能。實施步驟如下:
1.深度相機采集操作者上身的3D點云數據,3D點云數據通過串口傳輸到近端電腦上;
2.服務操作端電腦接收到3D點云數據,將3D點云數據進行濾波、分割、重建等處理工作;
3.將處理好的3D點云數據和操作者對遠端的操作命令一起打包數據包;
4.把打包好的數據包發送遠端和接收客戶交互端發送過來的命令;
5.解析遠端發送反饋過來的命令,顯示給操作者;
6.循環1-5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蘇州晨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華南理工大學;蘇州晨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3416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