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電機軸及使用這種軸的塑磁轉子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33210.4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7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fā)明(設計)人: | 段宏扣;李遠培;陳秀山;宦文英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匯創(chuàng)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1/28 | 分類號: | H02K1/2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111 江蘇省鎮(zhèn)***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機軸 使用 這種 轉子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機軸及使用這種軸的塑磁轉子。
背景技術
塑磁轉子作為目前直流電機主要采用的轉子類型,能夠勝任電機的高轉速及較長時間的連續(xù)工作,并且能保證不開裂,且發(fā)熱量低。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塑磁轉子由于結構大小的限制,其磁性能很難再得到提高,另外,目前所使用的直流電機中塑磁與轉軸之間通常為硬性連接,直接將塑磁注塑固定在電機軸上,使得直流電機在運轉時容易松動,產生振動和噪音。
專利號:201510002393.4公開了一種鼠籠式轉子與電機軸的固定方法及結構,公開了一種在電機軸一側設置兩個缺口,再讓電機軸與轉子軸組進行注塑成型,缺口的設立能夠增加電機軸與轉子的耦合力。但是也有不少問題,比如:塑磁轉子在長時間工作以后,塑磁出現會輕微的熱膨脹,會與電機軸上的卡口之間形成微小縫隙,進而產生振動,在電機長時間工作后,一方面會產生噪聲,電機軸難題維持穩(wěn)定運行,另一方面也縮短了塑磁轉子的壽命;此外,開口的設置也降低了塑磁與電機軸的徑向耦合力。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難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電機軸及使用這種軸的塑磁轉子,能夠在運行過程中克服轉子材料熱膨脹帶來的軸與轉子之間出現的松動情況。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電機軸,包括軸體,所述電機軸一端的設有塑磁安裝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塑磁安裝段的表面設有若干凸起結構,所述凸起結構兩側設有環(huán)形開口,所述環(huán)形開口的深度與凸起結構的深度保持一致,所述環(huán)形開口的寬度為1.5mm,所述凸起結構之間的間隔為0.1±0.05mm,深度為0.2±0.05mm。
優(yōu)選地,所述凸起結構為棱錐形、棱柱形任意一種或者組合。
優(yōu)選地,所述凸起結構周圍還設有與凸起結構形狀一致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寬度為0.1mm,深度為0.2mm。
一種塑磁轉子,包括塑磁和電機軸,所述塑磁通過注塑的方式固定在電機軸的塑磁安裝段;所述塑磁安裝段的長度小于塑磁的長度。
優(yōu)選地,所述塑磁與電機軸固定邊緣還設有加固段。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
電機軸上設置的若干凸起結構,能夠在注塑時有效與塑磁結合,增加兩者之間的接觸面積。此外,當塑磁出現輕微熱膨脹時,無論是軸向還是徑向膨脹,由于塑磁的拉伸作用,即使能夠在一些凸起結構之間形成空隙,但也進一步增加了與其他凸起結構的耦合力度,使得塑磁能夠有效地與電機軸固定,避免了松動現象的發(fā)生。發(fā)明人通過實驗驗證,最終確定當凸起結構間隔為0.1±0.05mm,深度為0.2±0.05mm時,塑磁與電機軸的結合效果最優(yōu),能夠承受至少200N的軸向推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提出的一種塑磁轉子的三維圖。
圖2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塑磁轉子的剖面圖。
圖3為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電機軸的優(yōu)選實施例。
附圖標記說明:
1-塑磁,2-凸起結構,3-塑磁安裝段,4-電機軸,5-加固段。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如圖1和2所示,所述電機軸4的設有塑磁安裝段3,其特征在于:所述塑磁安裝段3的表面設有若干凸起結構2,所述凸起結構兩側設有環(huán)形開口,所述環(huán)形開口的深度與凸起結構的深度保持一致,所述環(huán)形開口的寬度為1.5mm,所述凸起結構之間的間隔為0.1mm,深度為0.2mm。
如圖3所示,所述凸起結構2為底面是菱形的直棱柱。
所述凸起結構2周圍還設有菱形的凹型槽,所述凹型槽的寬度為0.1mm,深度為0.2mm。
如圖2所示,一種塑磁轉子,包括塑磁1和電機軸4,所述塑磁1通過注塑的方式固定在電機軸4的塑磁安裝段3;所述塑磁安裝段3的長度小于塑磁1的長度。
優(yōu)選地,所述塑磁1與電機軸4固定邊緣還設有加固段5。
所述直棱柱凸起結構可以通過以下加工過程得到:
在使用車削對塑磁安裝段3進行凸起結構2制造時,直接用平車刀在電機軸4表面車掉軸料,留下深度為0.2mm,間隔為0.1mm的底面為菱形的溝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匯創(chuàng)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匯創(chuàng)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3321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無刷電機的轉子組件和無刷電機
- 下一篇:電機轉子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