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工業時滯響應過程的采樣抗擾辨識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30982.2 | 申請日: | 2017-0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6667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濤;董世建;趙珺;王偉;仲崇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30/20 | 分類號: | 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116024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業 響應 過程 采樣 辨識 建模 方法 | ||
1.一種工業時滯響應過程的采樣抗擾辨識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1)采集辨識數據
根據待辨識系統的動態特性,預估延遲時間范圍和模型階次,設計激勵信號激勵系統,采集輸入輸出數據;
(2)線性模型參數估計
根據采集的輸入輸出數據,采用如下離散時間域模型結構,對帶有時滯響應和負載擾動的待辨識過程進行數據擬合,
其中,x(k)表示無噪聲輸出響應;ξ(k)表示擾動響應;z表示采樣時間算子,即有z-1u(k)=u(k-1),
首先定義待估計系統模型參數向量和信息向量
其中n0=na+nb;
無噪聲輸出響應可表示為
為了消除時變擾動的影響,將擾動響應ξ(k)作為一個時變動態參數進行估計;
定義包含未知擾動響應的增廣參數向量和增廣信息向量,
對象模型表示為如下回歸模型形式:
定義如下預測誤差和用于優化的擬合誤差累計函數,
其中λ∈(0,1]為常數遺忘因子,以提高優化算法對擾動響應的估計性能;
對擬合誤差累計函數求關于θ(k)的一階導數,可得到如下用于估計增廣未知參數的遞推最小二乘法,
對于增廣信息向量中所含有的未知無噪聲輸出響應x(k),通過構造如下輔助模型進行估計:
(3)整數型時滯參數估計
采用一維搜索方法確定未知整數型時滯,即在每一步遞推計算過程中,通過比較不同時滯參數所對應的誤差累計函數的大小,由最小誤差累計函數值來確定最優時滯參數,即
(4)雙遺忘因子估計方法
針對系統模型參數和時變擾動參數,分別構造以下兩個自適應遺忘因子
其中λ1min可在[0.95,1]內選取;λ2min可在[0.8,0.95]內選取,二者取較大值提高遞推算法對噪聲信號的敏感度;但會減慢參數估計的收斂速度,反之亦然;
構造自適應遺忘因子矩陣
定義自適應遺忘矩陣λ(k)和協方差矩陣P-1(k-1)的點乘為
協方差矩陣P-1(k)的更新律為
基于最小二乘法和遺忘因子矩陣的遞推迭代辨識算法為
應用上述遞推辨識算法,直至參數估計滿足精度條件其中ε可根據實際測量噪聲水平取為一個微小值0.0001,或者直至采樣數據長度為止,即k=N;
對辨識獲得的模型采用新的實驗數據進行交叉檢驗,驗證模型的有效性;若辨識的模型對新實驗數據預測結果不夠精確,通過調整模型階次、遺忘因子最小值、時滯范圍或辨識數據長度,重復以上步驟直至達到期望的擬合精度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3098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