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顱內腫瘤的中西藥復方制劑及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29342.X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9133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8-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惠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惠玲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P35/00;A61K31/196;A61K31/19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1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腫瘤 西藥 復方 制劑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治療顱內腫瘤的中西藥復方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西藥復方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硝卡芥0.01~0.07份,氮甲0.02~0.08份,松蘿16~32份,絲瓜絡15~31份,香菇15~31份,山蒟14~30份,石上柏13~29份,兔毛蒿13~29份,辛夷12~28份,斑葉蘭12~28份,山茱萸11~27份,無莿根11~27份,蓮座葉通泉草10~26份和扶桑根9~25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顱內腫瘤的中西藥復方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西藥復方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硝卡芥0.02~0.06份,氮甲0.03~0.07份,松蘿20~28份,絲瓜絡19~27份,香菇19~27份,山蒟18~26份,石上柏17~25份,兔毛蒿17~25份,辛夷16~24份,斑葉蘭16~24份,山茱萸15~23份,無莿根15~23份,蓮座葉通泉草14~22份和扶桑根13~21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顱內腫瘤的中西藥復方制劑,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西藥復方制劑有效成分的原料組成及重量份數為:
硝卡芥0.04份,氮甲0.05份,松蘿24份,絲瓜絡23份,香菇23份,山蒟22份,石上柏21份,兔毛蒿21份,辛夷20份,斑葉蘭20份,山茱萸19份,無莿根19份,蓮座葉通泉草18份和扶桑根17份。
4.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顱內腫瘤的中西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西藥成分的提取工藝步驟:
(1)將硝卡芥放入藥罐內,用攪拌機攪拌均勻,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卻,提取研末,得到過200目的細粉,備用;
(2)將氮甲放入容器內,加入1~2倍量的乙醇,稀釋,置于微波烘干機內以5~8℃溫度低溫烘干,提取研末,得到過180目的細粉,備用;
(3)將上述步驟(1)~(2)獲得的細粉放入容器內混合,備用。
5.一種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治療顱內腫瘤的中西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中藥成分的提取工藝步驟:
(1)將松蘿、絲瓜絡、香菇、山茱萸和無莿根放入容器內,加入5~8倍量的蒸餾水,加熱煮沸2~3小時,提取,過濾,得濾液,加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70℃烘干后冷卻,提取研末,得到過160目的細粉,備用;
(2)將山蒟洗凈,浸入3倍量的6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時,加熱提取3小時,回收乙醇,濾過,得濾液,備用;
(3)將石上柏、兔毛蒿、辛夷、蓮座葉通泉草和扶桑根放入容器內,加入3~6倍量的蒸餾水,加熱煮沸1~2小時,提取,過濾,得濾液,備用;
(4)將斑葉蘭洗凈,切碎,放入容器內,絞汁,濾雜質,留汁液備用;
(5)將上述步驟(1)~(4)獲得的細粉、濾液和汁液進行混合,攪拌溶解均勻后,加熱濃縮至糊狀,放入烘箱60℃烘干后冷卻,提取研末,得到過200目的細粉,備用。
6.根據權利要求4或權利要求5所述治療顱內腫瘤的中西藥復方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西藥細粉和中藥細粉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提取制成片劑,即得所述的治療顱內腫瘤的中西藥復方制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惠玲,未經張惠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9342.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