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核桃炒制加工設備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28717.0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52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新;徐麗;陶吉寒;張力思;魏海蓉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N12/10 | 分類號: | A23N12/10 |
| 代理公司: | 濟南泉城專利商標事務所37218 | 代理人: | 季英健 |
| 地址: | 271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核桃 加工 設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堅果加工設備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核桃炒制加工設備。
背景技術
核桃作為受國人普遍歡迎的堅果類產(chǎn)品,其產(chǎn)量及銷售量均較大,但是核桃的加工工序主要依靠人工進行,人工炒制核桃的過程不僅工序繁雜而且勞動強度大、勞動效率低,不能滿足現(xiàn)有的產(chǎn)品銷量需求。而且由于受到炒制人員的水平限制,不同人員炒制出來的核桃具有質量品質不一的特點,很難對其進行統(tǒng)一的加工要求。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核桃炒制加工設備,其能夠實現(xiàn)核桃加工的機械化炒制,且炒制過程能夠對翻炒時間和翻炒溫度進行調控,保證核桃炒制的質量統(tǒng)一,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炒制效率。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核桃炒制加工設備,包括基座,前支撐軸、后支撐軸、筒體,基座通過軸承分別與前支撐軸、后支撐軸連接,前支撐軸、后支撐軸分別位于筒體的兩端并與攪拌軸連接,所述筒體上設有進料口、出料口,在筒體內設有攪拌軸,攪拌軸上設有螺旋形攪拌扇,螺旋形攪拌扇的內部設有攪拌扇通道,攪拌扇通道與攪拌軸內部的通道回路貫通;所述螺旋形攪拌扇與筒體的加熱層接觸,加熱層上方的設有空腔夾層;所述筒體的兩端分別設有帶有輪齒結構的前封堵板、后封堵板,前封堵板、后封堵板分別與驅動齒輪、驅動機構連接。
進一步地講,本發(fā)明中所述的筒體的中部設有筒體輪齒,筒體輪齒與輔助齒輪連接,輔助齒輪位于輔助機架上。
進一步地講,本發(fā)明中所述的前支撐軸包括支撐軸體、導熱介質管、外護套管,其中導熱介質管位于支撐軸體、導熱護套之間的空腔內并繞支撐軸體的中心軸線均布。
進一步地講,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攪拌軸包括攪拌軸體、間斷設置的支撐塊、連接通道、攪拌軸外壁,支撐塊位于攪拌軸體與攪拌軸外壁之間,連接通道分布于攪拌軸外壁上并與攪拌扇通道連接。
進一步地講,本發(fā)明中所述的筒體上還設有炒制介質入口。
進一步地講,本發(fā)明中所述的前支撐軸、后支撐軸與攪拌軸的連接部位設有加固連接件,位于后支撐軸處的加固連接件內部設有連接導熱介質管與空腔夾層的通道。
進一步地講,本發(fā)明中所述的前支撐軸內的導熱介質管包括進液管和出液管,所述進液管與攪拌軸內的通道回路連接,所述出液管通過加固連接件內的通道與空腔夾層連接。
進一步地講,本發(fā)明中所述的筒體上設有夾層出口,夾層出口與空腔夾層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fā)明能夠實現(xiàn)核桃炒制的均勻性和自動化炒制的需求,實現(xiàn)核桃炒制過程中核桃品質的相同,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核桃的炒制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中支撐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fā)明中攪拌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基座;2、前支撐軸;3、軸承;4、前封堵板;5、進料口;6、炒制介質入口;7、筒體;8、空腔夾層;9、螺旋形攪拌扇;10、攪拌扇通道;11、攪拌軸;12、加熱層;13、后封堵板;14、驅動齒輪;15、驅動機構;16、輔助機架;17、輔助齒輪;18、出料口;19、加固連接件;20、后支撐軸;21、支撐軸體;22、導熱介質管;23、外護套管;24、連接通道;25、支撐塊;26、攪拌軸體;27、攪拌軸外壁;28、夾層出口;29、通道回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申請所述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地描述說明。
實施例1:一種核桃炒制加工設備,包括基座1,前支撐軸2、后支撐軸20、筒體7,基座1通過軸承3分別與前支撐軸2、后支撐軸20連接,前支撐軸2、后支撐軸20分別位于筒體7的兩端并與攪拌軸11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筒體7上設有進料口5、出料口18,在筒體7內設有攪拌軸11,攪拌軸11上設有螺旋形攪拌扇9,螺旋形攪拌扇9的內部設有攪拌扇通道10,攪拌扇通道10與攪拌軸11內部的通道回路29貫通;所述螺旋形攪拌扇9與筒體5的加熱層12接觸,加熱層12上方的設有空腔夾層8;所述筒體7的兩端分別設有帶有輪齒結構的前封堵板4、后封堵板13,前封堵板4、后封堵板13分別與驅動齒輪14、驅動機構15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未經(jīng)山東省果樹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87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風味食用菌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栗子炒制加工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