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鎂合金熱加工工藝優化新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28472.1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58923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07 |
| 發明(設計)人: | 呂濱江;郭峰;徐洋;車清論;崔寧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F1/06 | 分類號: | C22F1/06;C22C23/04;G01N25/00 |
| 代理公司: | 濟南圣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鄭平 |
| 地址: | 266520 山東省青***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鎂合金 熱加工 工藝 優化 新方法 | ||
1.一種鎂合金熱加工工藝優化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將鎂合金試樣進行熱模擬正交實驗,獲得熱模擬實驗數據;
2)根據所述熱模擬實驗數據繪制相應的真應力應變曲線,通過動態再結晶動力學模型獲得動態再結晶模型的計算結果,采用插值和矩陣化的方法,得到動態再結晶等高線圖;
3)根據所述熱模擬實驗數據,通過插值和矩陣化的方法做出DMM塑性加工圖;
4)將所述動態再結晶等高線圖和所述DMM塑性加工圖進行疊加,設置判據,得到包含有動態再結晶動態信息的DMM塑性加工圖,即得。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鎂合金試樣為Mg-Zn-Zr系鎂合金。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鎂合金試樣的尺寸為Φ10×12mm;
所述熱模擬實驗中,變形溫度為300~500℃,應變速率為0.001~1s-1。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再結晶動力學模型為
式中,XDRX是發生動態再結晶的晶粒所占的體積分數;ε是材料在不同應變條件下的應變,εc是發生動態再結晶的臨界應變,ε*是最大軟化速率對應的應變,k和n與材料本身有關,在不同變形條件下為常數。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動態再結晶動力學模型的表達式:
式中,XDRX是發生動態再結晶的晶粒所占的體積分數;ε是材料在不同應變條件下的應變,εc是發生動態再結晶的臨界應變,ε*是最大軟化速率對應的應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MM塑性加工圖由通過熱模擬實驗數據獲得的功率耗散圖和失穩圖疊加在一起而得。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熱模擬實驗的步驟為:將試樣以速率為10℃/s升溫,達到預設溫度后保溫3min后按實驗方案設定的應變速率開始熱壓縮實驗,當變形量達到60%后停止壓縮,迅速對試樣進行淬火。
8.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方法獲得的包含有動態再結晶動態信息的DMM塑性加工圖。
9.權利要求8所述的塑性加工圖在鎂合金加工中的應用。
10.一種鎂合金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對鎂合金試樣進行分析,獲得相應的包含有動態再結晶動態信息的DMM塑性加工圖;
根據上述的包含有動態再結晶動態信息的DMM塑性加工圖,選擇變形溫度低、應變速率高的熱變形參數對鎂合金材料進行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理工大學,未經青島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847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