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海藻化工褐藻膠液雙鈣鈣化提取及廢水循環回用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28452.4 | 申請日: | 2017-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9991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苗鈞魁;冷凱良;祝春英;劉小芳;元超;袁世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B37/04 | 分類號: | C08B37/04;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6607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鈣化 海藻 回用 廢水循環 褐藻膠液 水體 化工技術領域 鈣化工藝 傳統的 低成本 鈣化劑 稀水 沉淀 離子 游離 廢水 保證 環保 改進 | ||
一種海藻化工褐藻膠液雙鈣鈣化提取及鈣化廢水循環回用工藝,發明屬于環保、化工技術領域。該工藝在傳統的海藻化工鈣化工藝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采用CaCl2和Ca(OH)2作為混合鈣化劑,Ca(OH)2主要為保證鈣化完全并維持水體中的Ca2+濃度,這既保證了鈣化效果,又降低了鈣化成本;鈣化后產生的鈣化廢水中余鈣主要為Ca(OH)2,可以在通入CO2的情況下低成本的使大部分游離Ca2+轉變為CaCO3沉淀而除去,同時降低了水體的離子濃度,使其可以作為沖稀水回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化工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海藻化工褐藻膠液的雙鈣鈣化提取及鈣化廢水循環回用工藝。
背景技術
我國褐藻膠產量全球第一,每年約4萬噸左右,是我國海藻化工產業的主要產品。然而褐藻膠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資源,每噸褐藻膠生產耗水800-1000噸,其中鈣化廢水是褐藻膠生產廢水主要部分,約占50-60%,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余鈣和鹽分,脫鈣及后續處理成本較高,不易于回收利用。解決鈣化廢水處理的問題,實現鈣化廢水的循環回用,可以極大的減少水資源消耗,提升產業競爭力。
傳統鈣化工藝主要采用向褐藻膠液中添加CaCl2溶液,使其中褐藻酸鈉轉化為褐藻酸鈣絮狀物,從而可以方便的從水體中被分離出來,進入后續工序。在這一過程中,為保證絮凝效果,CaCl2的添加質量必須遠大于褐藻酸鈉轉化為褐藻酸鈣所需的理論添加質量,實際用量約為褐藻酸鈉質量的1.2-1.4倍。鈣化過程中過量的CaCl2導致鈣化廢水回用存在兩大困難,一是采用Na2CO3脫鈣成本過高,一般海藻化工生產中的鈣化廢水中鈣離子濃度在500-800mg/Kg,即其中CaCl2含量在0.14-0.22%,噸鈣化廢水脫鈣需消耗Na2CO31.34-2.10Kg,直接原料消耗成本2.14-3.36元,企業無法接受;二是脫鈣后鹽分過高,生產中鈣化廢水電導率在7-10ms/cm,根據相關研究表明回用水電導率不應高于4ms/cm,否則會因為水體中Na+競爭關系影響下一輪鈣化效果,導致鈣化不完全或鈣離子消耗過多,對生產造成影響。因此,如何替代與褐藻酸鈉鈣化反應外過量的CaCl2,從而降低鈣化廢水的脫鈣成本和鹽度是解決鈣化廢水回用的關鍵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海藻化工褐藻膠液雙鈣鈣化提取及鈣化廢水循環回用工藝。該工藝在傳統的海藻化工鈣化工藝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采用CaCl2和Ca(OH)2作為混合鈣化劑,Ca(OH)2主要為保證鈣化完全并維持水體中的Ca2+濃度,這既保證了鈣化效果,又降低了鈣化成本;鈣化后產生的鈣化廢水中余鈣主要為Ca(OH)2,可以在通入CO2的情況下低成本的使大部分游離Ca2+轉變為CaCO3沉淀而除去,同時降低了水體的離子濃度,使其可以作為沖稀水回用。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845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