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無線射頻能量傳輸的WLAN協議設計與分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24165.6 | 申請日: | 2017-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133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2 |
| 發明(設計)人: | 胡杰;趙毅哲;于秦;楊鯤 | 申請(專利權)人: | 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B5/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匯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偉 |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無線 射頻 能量 傳輸 wlan 協議 設計 分析 方法 | ||
1.基于無線射頻能量傳輸的WLAN協議設計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構建WLAN模型場景,引入無線射頻能量傳輸技術,基于傳統的CSMA/CA設計新型MAC層協議;確定WLAN場景模型中有一個中心接入點AP,有N個用戶節點STA,AP與所有STA均相互可見;其中,AP的能量由電網供應,而STA的能量則全部來自于對無線射頻信號的能量采集;同時假設這N個用戶與AP在同一個信道上進行傳輸,AP與所有用戶競爭同一個信道;AP與STA發送信號的方式均為廣播方式,如果AP向其中一個STA發送相應的數據信息,那么其他STA也會收到相應的信號,但是并不進行數據解調,而是進行相應的能量采集,收集到的能量存儲在電池中;STA的能量全部來自于AP發送信號的無線能量采集;
所述步驟S1包括以下分步驟:
S11、確定WLAN場景與模型;
S12、確定新型MAC層協議;所述分步驟S12包括以下子分步驟:
S121、初始化場景,AP與所有STA擁有相同的優先級來競爭同一個信道,因此將AP與所有STA均視為網絡中的節點;在退避窗口范圍內隨機初始化所有節點的退避計數器;
S122、若在當前時隙網絡中沒有任何事件發生,即沒有RTS、CTS、數據包或ACK幀的發送與接收,則所有節點經過單位退避計數時間后將自身退避計數器減1;
S123、若某個節點的退避計數器減為0,并且自身能量值足夠,則退避暫停,準備嘗試發送數據,即廣播一RTS幀,幀內包含所發送數據的目的節點的MAC地址;
S124、若某個節點接收到了目的MAC地址為自身的RTS幀,退避暫停,并且在同時滿足下列兩種情況時,向源節點廣播CTS幀,否則退避繼續;
(1)明確只接收到一個源節點的RTS幀;
(2)自身當前時隙并未發送RTS幀;
S125、若某節點在發送完RTS幀后,并未收到來自目的節點的CTS幀,則視為發生碰撞;將自身退避窗口大小翻倍,并且在新的退避窗口范圍內隨機生成一退避計數器進行退避;
S126、若某節點在發送完RTS幀后收到來自目的節點的CTS幀,則視為可成功進行數據包傳輸;數據傳輸成功后目的節點向源節點發送ACK確認幀,同時源節點的退避窗口大小還原為最小值,并且在退避窗口范圍內隨機生成一新的退避計數器進行退避;若源發送節點為AP,則對于其他非源非目的節點,退避暫停,并且在源節點發送數據時進行能量采集,直至收到目的節點的ACK確認幀后退避繼續開始;若源發送節點為STA,則對于其他非源非目的節點,只退避暫停,直至收到目的節點的ACK確認幀后退避計數繼續開始;
S2、根據設計的新型協議構建三維馬爾科夫模型,確定各個離散狀態并且分析相應的穩態概率;
S3、根據構建的馬爾科夫模型分析新型協議的上下行吞吐量性能;
S4、根據構建的馬爾科夫模型分析新型協議的上下行時延性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WLAN協議設計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步驟S11具體為:
確定WLAN場景模型中有一個中心接入點AP,有N個用戶節點STA,AP與所有STA均相互可見;其中,AP的能量由電網供應,而STA的能量則全部來自于對無線射頻信號的能量采集;同時假設這N個用戶與AP在同一個信道上進行傳輸,AP與所有用戶競爭同一個信道;AP與STA發送信號的方式均為廣播方式,如果AP向其中一個STA發送相應的數據信息,那么其他STA也會收到相應的信號,但是并不進行數據解調,而是進行相應的能量采集,收集到的能量存儲在電池中;STA的能量全部來自于AP發送信號的無線能量采集。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WLAN協議設計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包括以下分步驟:
S21、確定STA節點的馬爾科夫模型,以及各個離散狀態與相應的穩態概率;
S22、確定AP節點的馬爾科夫模型,以及各個離散狀態與相應的穩態概率;
S23、通過聯合迭代的方式求出整個系統場景所有節點的穩態概率。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WLAN協議設計與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步驟S21包括以下子分步驟:
S211、確定STA節點的三維馬爾科夫模型的各個狀態;
S212、構建二維馬爾科夫鏈,確定馬爾科夫狀態轉移概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電子科技大學,未經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416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流媒體傳輸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力移動應用越權訪問漏洞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