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式爐用坩堝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23933.6 | 申請日: | 2017-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28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濤;唐翠蘭;杜凱;何小珊;黃景林;陳果;劉艷松;何智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B01L3/04 | 分類號: | B01L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楊長青 |
| 地址: | 621900***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管式爐用 坩堝 | ||
1.管式爐用坩堝,其特征在于:包括坩堝槽(1)、坩堝架(2)和上蓋(3),所述坩堝槽(1)呈圓弧狀且兩端封閉,坩堝槽(1)的圓弧角度不超過180°,所述上蓋(3)的下邊緣設置凸起(4),凸起(4)呈矩形環狀,且與所述坩堝槽(1)上表面相適配;所述坩堝槽(1)內放置至少一層所述坩堝架(2),坩堝架(2)的兩側均呈弧形且與坩堝槽(1)弧形內表面相適配,坩堝架(2)上設置多個通孔(5)和/或凹槽(6);并且當坩堝架(2)上設有通孔(5)時,通孔(5)內分別放置小坩堝體(7),小坩堝體(7)呈頂部開口的筒狀。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爐用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堝槽(1)內放置至少兩層坩堝架(2),各層坩堝架(2)互相平行;當坩堝架(2)的數量達到3時,各層坩堝架(2)在坩堝槽(1)內等間距分布;所述通孔(5)為圓形,所述凹槽(6)為半球狀。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爐用坩堝,其特征在于:最底層的坩堝架(2)上等間距排列設置半球狀的凹槽(6),其他層的坩堝架(2)上等間距排列設置圓形的通孔(5)。
4.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管式爐用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3)扣合于坩堝槽(1)上時,上蓋(3)的凸起(4)位于坩堝槽(1)的外側。
5.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管式爐用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3)上還設置至少一個排氣孔(8)。
6.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管式爐用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3)的上表面的中心處設置提環(9)。
7.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管式爐用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堝槽(1)的兩端分別設置半圓狀的手柄(10)。
8.如權利要求1至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管式爐用坩堝,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坩堝體(7)的頂部外邊緣具有翻邊結構,坩堝架(2)上設置通孔(5),翻邊結構的直徑大于通孔(5)的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未經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393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