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呼吸系統治療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23636.1 | 申請日: | 2017-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301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遲紅麗;陳思;雷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11/00 | 分類號: | A61M11/00;A61M16/00;A61M16/12;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趙永強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呼吸系統 治療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呼吸系統治療器。
背景技術
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主要病變在氣管、支氣管、肺部及胸腔,病變輕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響,重者呼吸困難、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農村則占首位。更應重視的是由于大氣污染、吸煙、人口老齡化及其他因素,使國內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簡稱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支氣管哮喘、肺癌、肺部彌散性間質纖維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有增無減。
目前,呼吸道疾病主要是通過直接服藥或者打針來治療,缺點是病原體的變異以及抗生素的濫用,致使病原體與傳播媒介的耐藥性日益增強,因而用藥量也不斷增加,對身體造成了一定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應,而現有的物理療法器械結構復雜、造價高、使用不方便。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呼吸系統治療器。
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呼吸系統治療器,包括機箱,所述機箱內包括帶有濕化瓶裝置的醫用制氧裝置、藥液霧化裝置、負離子發生裝置,所述醫用制氧裝置的出氣管、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的出氣管以及所述藥液霧化裝置的出氣管上均連接有流量電磁閥,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包括負離子空氣室、位于所述負離子空氣室內的負離子發生器,所述負離子空氣室的一側通過進氣管連接進氣風機,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的出氣管位于所述負離子空氣室的一側,所述負離子發生裝置的出氣管和所述醫用制氧裝置的出氣管通過三通閥連通第一出氣管,所述藥液霧化裝置的出氣管為第二出氣管,所述第一出氣管和所述第二出氣管的末端均連接醫用呼吸面罩,所述機箱內設置有中控器和無線通信模塊,所述中控器電性連接所述流量電磁閥,所述和所述無線通信模塊,所述無線通信模塊與監控終端進行無線通信;
優選的,所述負離子空氣室內壁上設置有紫外線滅菌燈管;
優選的,所述負離子空氣室上的進氣管的末端的設置有空氣過濾網;
優選的,所述藥液霧化裝置的底部設置有超聲波霧化裝置;
優選的,所述藥液霧化裝置內設置有液位傳感器,且所述液位傳感器電性連接所述中控器;
優選的,所述機箱上的靠近藥液霧化裝置處設置有連通所述藥液霧化裝置的加藥孔。
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流量電磁閥的設置,有效的將負離子空氣和氧氣進行一定比例的混合,高濃度氧氣的具有生態級小粒徑負氧離子更易透過人體血腦屏障,起到醫療保健的作用。同時將治療呼吸系統的藥物進行加濕霧化更加有利于患者吸收。同時,患者的監護人員可以通過監控終端實時檢測機器的工作狀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如下:
1、機箱,2、醫用制氧裝置,3、藥液霧化裝置,4、負離子發生裝置,401、負離子空氣室,402、負離子發生器,403、進氣管,404、進氣風機,5、流量電磁閥,6、三通閥,7、第一出氣管,8、第二出氣管,9、醫用呼吸面罩,10、中控器,11、無線通信模塊,12、紫外線滅菌燈管,13、空氣過濾網,14、超聲波霧化裝置,15、液位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363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