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垃圾焚燒爐智能控制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23130.0 | 申請日: | 2017-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89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13 |
| 發明(設計)人: | 曹文波;張文銳;魏凌敏;舒志強;唐武才;李啟仁;李文龍;郎志中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未名鼎和環保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G5/50 | 分類號: | F23G5/50;F23G5/16;F23G5/4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長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屈科輝,傅磊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垃圾 焚燒 智能 控制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垃圾焚燒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垃圾焚燒爐智能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生活垃圾來源和組成復雜,大致可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機物含量在逐步增加。我國垃圾具有含水率高、熱值較低的特點。目前我國歷年垃圾堆存量達60多億噸,占用耕地達5億平方米,2010年城市垃圾產生量約2.64億噸,并且正以年均5-8%的速度遞增,2050年將達5.28億噸,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一大“瓶頸”,全國660個城市中有200多個城市陷入垃圾包圍之中,導致城鄉結合區域環境惡化,危及可持續發展。另外,未收集和未處理的垃圾會滋生傳播疾病、形成惡臭污染環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堿性有機污染物,溶解垃圾中的重金屬,成為有機物、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集中的污染源,污染周圍的地表水體或滲透地下水,造成水資源的嚴重污染。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已日益成為世界范圍內一個普遍關注的問題,是一項十分艱巨的綜合性、系統性的工程。目前,使用較為有效的處理方法是焚燒法,也是目前世界各國普遍采用的垃圾處理方法,具有處理量大、減容性好且有熱能回收的特點。
發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垃圾焚燒爐智能控制系統。
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爐智能控制系統,包括:第一腔體、第二腔體、殼體、第一檢測裝置、第二檢測裝置、控制裝置;
第一腔體設于殼體內部,第一腔體外壁與殼體內壁之間形成供氣體流通的氣體通道;第一腔體內自頂部至底部依次設有第一管道回路、第二管道回路、第三管道回路,第一管道回路、第二管道回路、第三管道回路均通過管道與氣體通道連通;殼體外壁上設有第一引風裝置,第一引風裝置用于帶動氣體通道內的氣體流動;
第一腔體底部設有落料口,落料口處設有調節閥門和第一測速裝置,調節閥門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并根據控制裝置的指令調節落料口處的落料速度,第一測速裝置用于檢測落料口處的落料速度,第一測速裝置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控制裝置通過上述第一測速裝置獲取落料口處的落料速度信息;
第一檢測裝置用于檢測第一溫度值在第一腔體內的位置距離第一腔體底部的高度值H;
第二腔體頂部設有尾氣出口,尾氣出口通過第四管道與第一管道回路連通,第四管道上設有第一電磁閥,尾氣出口通過第五管道與第二管道回路連通,第五管道上設有第二電磁閥,尾氣出口通過第六管道與第三管道回路連通,第六管道上設有第三電磁閥;第二腔體內設有第二引風裝置,第二引風裝置用于將外界空氣引入第二腔體內;
第二腔體上設有進料口,進料口處設有進料閥門和第二測速裝置,進料閥門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并根據控制裝置的指令調節進料口處的進料速度,第二測速裝置用于檢測進料口處的進料速度,控制裝置通過上述第二測速裝置獲取進料口處的進料速度信息;
第二檢測裝置用于檢測尾氣出口處的溫度值T;
控制裝置,與第一檢測裝置、第二檢測裝置、第一引風裝置、第二引風裝置、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調節閥門、進料閥門通信連接;
控制裝置通過第一檢測裝置獲取第一溫度值在第一腔體內的位置距離第一腔體底部的高度值H、第二檢測裝置獲取尾氣出口處的溫度值T,并根據H的大小以及T的大小指令控制第一引風裝置、第二引風裝置、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調節閥門、進料閥門動作。
優選地,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高度值H1、第二高度值H2、第一溫度值T1、第一落料速度V1、第二落料速度V2、第三落料速度V3、第一進料速度V4、第二進料速度V5、第三進料速度V6,其中,H1<H2,V1<V2<V3,V4<V5<V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未名鼎和環保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未名鼎和環保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31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