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接觸載荷的仿真計算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022785.6 | 申請日: | 2017-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7778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周長城;于曰偉;趙雷雷;汪曉;陳海真;王鳳娟;邵明磊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山東理工大學(xué)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東省淄博***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兩級 主簧式非 偏頻型 漸變 剛度 接觸 載荷 仿真 算法 | ||
1.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接觸載荷的仿真計算方法,其中,各片板簧為以中心穿裝孔對稱的結(jié)構(gòu),安裝夾緊距的一半為騎馬螺栓夾緊距的一半;將原一級漸變剛度板簧的主簧拆分設(shè)計為兩級主簧,通過兩級主簧和副簧的初始切線弧高及兩級漸變間隙,提高半載情況下的車輛行駛平順性;同時,為了確保滿足第一級主簧應(yīng)力強度設(shè)計要求,第二級主簧和副簧適當提前承擔載荷,懸架在漸變載荷下的偏頻不相等,即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根據(jù)各片板簧的結(jié)構(gòu)參數(shù),彈性模量,初始切線弧高,在各級板簧根部重疊部分等效厚度和漸變剛度計算及板簧撓度仿真計算的基礎(chǔ)上,對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的各次接觸載荷進行仿真計算,具體仿真計算步驟如下:
(1)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的兩級主簧和副簧的曲率半徑計算:
I步驟:第一級主簧末片下表面初始曲率半徑RM10b計算
根據(jù)第一級主簧片數(shù)n1,第一級主簧各片的厚度h1i,i=1,2,…,n1;第一級主簧首片的一半夾緊長度L11,第一級主簧的初始切線弧高HgM10,對第一級主簧末片下表面初始曲率半徑RM10b進行計算,即
II步驟:第二級主簧首片上表面初始曲率半徑RM20a計算
根據(jù)第二級主簧首片的一半夾緊長度L21,第二級主簧的初始切線弧高HgM20,對第二級主簧末片上表面初始曲率半徑RM20a進行計算,即
III步驟:第二級主簧末片下表面初始曲率半徑RM20b計算
根據(jù)第二級主簧片數(shù)n2,第二級主簧各片的厚度h2j,j=1,2,…,n2;II步驟中計算得到的RM20a,對第二級主簧末片下表面初始曲率半徑RM20b進行計算,即
IV步驟:副簧首片上表面的曲率半徑RA0a計算
根據(jù)副簧首片的一半夾緊長度LA1,副簧的初始切線弧高HgA0,對副簧末片上表面初始曲率半徑RA0a進行計算,即
(2)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的第1次開始接觸載荷Pk1的仿真計算:
根據(jù)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的寬度b,彈性模量E;第一級主簧片數(shù)n1,第一級主簧各片的厚度h1i,i=1,2,…,n1,第一級主簧首片的一半夾緊跨長度L11,步驟(1)中計算得到的RM10b和RM20a,對第1次開始接觸載荷Pk1進行仿真計算,即
式中,hM1e為第一級主簧的根部重疊部分等效厚度,
(3)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的第2次開始接觸載荷Pk2的仿真計算:
根據(jù)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的寬度b,彈性模量E;第一級主簧首片的一半夾緊跨長度L11;第二級主簧片數(shù)n2,第二級主簧各片的厚度h2j,j=1,2,…,n2;步驟(1)中計算得到的RM20b和RA0a,步驟(2)中驗算得到的Pk1,對第2次開始接觸載荷Pk2進行仿真計算,即
式中,hM2e為第一級主簧和第二級主簧的根部重疊部分等效厚度,
(4)第2次開始接觸時第一級主簧首片的撓度fMk2仿真計算:
a步驟:第一級漸變夾緊剛度Kkwp1的仿真計算:
根據(jù)第一級主簧的夾緊剛度KM1;第一級與第二級主簧的復(fù)合夾緊剛度KM2,步驟(2)中仿真計算得到的Pk1,步驟(3)中仿真計算得到的Pk2,對載荷P在[Pk1,Pk2]范圍內(nèi)的第一級漸變夾緊剛度KkwP1進行仿真計算,即
b步驟:第2次開始接觸時的第一級主簧首片撓度fMk2的仿真計算
根據(jù)第一級主簧的夾緊剛度KM1;步驟(2)中仿真計算得到的Pk1,步驟(3)中仿真計算得到的Pk2,及a步驟中仿真計算得到的KkwP1,對第2次開始接觸時第一級主簧首片撓度fMk2進行仿真計算,即
(5)第一級主簧和第二級主簧疊加的單片等效厚度hM12E的計算:
根據(jù)第一級主簧片數(shù)n1,第一級主簧各片的厚度h1i,第一級主簧各片的一半夾緊長度L1i,i=1,2,…,n1;第二級主簧片數(shù)n2,第二級主簧各片的厚度h2j,第二級主簧各片的一半夾緊長度L2j,j=1,2,…,n2;對第一級主簧和第二級主簧疊加之后的單片等效厚度hM12E計算,即
式中,h1iE為第一級主簧各片的等效厚度,其中,η1i-1為第一級主簧的第i片板簧相對于首片的縮短率,
h2jE為第二級主簧各片等效于第一級主簧首片的等效厚度其中η2j-1為第二級主簧的第j片板簧相對于第一級主簧首片板簧的縮短率,j=1,2,…,n2;
(6)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的第2次完全接觸載荷Pw2的仿真計算:
A步驟:第2次開始接觸時的第一級主簧切線弧高HgMk2的仿真計算
根據(jù)第一級主簧的初始切線弧高HgM10,及步驟(4)的步驟中仿真計算得到的fMk2,對第2次開始接觸時的第一級主簧切線弧高HgMk2進行仿真計算,即
HgMk2=HgM10-fMk2;
B步驟:第2次開始接觸時的第二級主簧末片下表面曲率半徑RMk2b的仿真計算根據(jù)第一級主簧片數(shù)n1,第一級主簧首片的一半夾緊長度L11,第一級主簧各片的厚度h1i,i=1,2,…,n1;第二級主簧的片數(shù)n2,第二級主簧各片的厚度h2j,j=1,2,…,n2;A步驟中計算得到的HgMk2,對第2次開始接觸時的第二級主簧末片下表面曲率半徑RMk2b進行仿真計算,即
C步驟:第2次完全接觸載荷Pw2的仿真計算
根據(jù)兩級主簧式非等偏頻型漸變剛度板簧的寬度b=63mm,彈性模量E=200GPa;第一級主簧首片的一半夾緊長度L11;步驟(1)中仿真計算得到的RA0a,步驟(3)中仿真計算得到的Pk2,步驟(5)中計算得到的hM12E,及B步驟中仿真計算得到的RMk2b,對第2次完全接觸載荷Pw2進行仿真計算,即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山東理工大學(xué),未經(jīng)山東理工大學(xu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2785.6/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