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適應動態壓持式柔順光潔紡紗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22004.3 | 申請日: | 2017-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575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9 |
| 發明(設計)人: | 夏治剛;徐衛林;郭維琪;劉可帥;郭沁生;魏紅兵;張愛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紡織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1H13/28 | 分類號: | D01H13/28;D01H13/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鋒 |
| 地址: | 4302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適應 動態 壓持式 柔順 光潔 紡紗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適應動態壓持式柔順光潔紡紗裝置,屬于紡織加工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將柔順光潔紡紗裝置的加熱部件設置在絕熱護蓋的上方,加熱部件的工作面上活動設置動態壓持盤,動態壓持盤的壓持面與加熱部件的走紗面活動吻合,利用動態壓持盤的自重將紗條輕微地壓持在加熱部件工作面上,有效壓持紗條毛羽包纏,自適應動態調節紗條壓持受力,杜絕阻力過大而導致捻陷作用劇增,改善成紗條干和降低紗疵,克服了“固定部件通過增加壓紗深度來加強紗線毛羽握持加捻,導致紗條捻阻突增而紡紗斷頭”的矛盾性技術缺陷,解決了紗線毛羽包纏形成紗疵、惡化條干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結構合理,操作方便,易于大面積推廣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適應動態壓持式柔順光潔紡紗裝置,屬于紡織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毛羽是衡量紗線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紗線毛羽不僅影響機織、針織等后工序的生產效率,而且影響最終產品的外觀質量,特別是高速無梭織機普遍應用的今天,減少紗線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毛羽產生于細紗工序,所以降低細紗毛羽是減少毛羽的基礎和關鍵。
紗線毛羽產生于環錠紡紗的細紗加工工序。普通環錠紡紗的細紗工序關鍵問題在于:前羅拉鉗口將纖維須條壓持呈扁平帶狀,在加捻扭轉力作用下,扁平帶狀纖維須條內的纖維發生內外轉移,當纖維某部位通過內外轉移已經進入紗體,此時該纖維露出紗體的頭端部分脫離前羅拉鉗口握持作用后,無法再次進入或包纏在紗體主干上,于是形成毛羽。中國知識產權局2007年07月11日公開的發明專利“一種改善紗線性能的熨燙紡紗方法”,專利號200610166509.9;美國知識產權局2009年6月30日公開發明專利“Method and apparatusfor producing high quality yarn on a ring-spinning machine”,專利公開號7552580B2。這兩項申請公案共同提供了一種能夠對紡紗三角區內纖維進行加熱以改善成紗質量的熨燙紡紗方法;具體而言,是提供了一種對所紡紗線中的纖維特別是加捻三角區中的纖維進行熨燙處理的柔順光潔紡紗裝置,能夠大大減少紗線毛羽,降低細紗扭矩,提高紗線質量。目前無論是側置式、下置式還是上置式柔順光潔紡紗裝置,共同特點是僅僅采用單一熨燙裝置的熨燙工作面對紗條進行處理。由于在紡紗過程中,紡紗段紗條不僅產生氣圈晃動,而且紗條隨導紗鉤升降而不斷改變高度和角度,使得紗條在整熨燙式柔潔紡紗過程中,與熨燙裝置的熨燙工作面接觸不緊密、不均勻一致,致使所紡的紗線光潔度差異系數大,產品品質一致性差。而且單一的熨燙裝置的熨燙工作面對紗條進行處理,降低紗線毛羽的纏繞緊度不夠,容易在后續絡筒工序加工過程中大量反彈,不能真正地滿足高光潔紗線生產需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紡織大學,未經武漢紡織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200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止捻器
- 下一篇:一種自調壓持集聚式柔順光潔紡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