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脊柱微創手術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21734.1 | 申請日: | 2017-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90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27 |
| 發明(設計)人: | 安德英;方躍法;郭盛;曲海波;于智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34/30 | 分類號: | A61B34/30;A61B17/00;A61B17/56;B25J9/00;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衛平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董琪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脊柱 手術 機器人 | ||
1.一種混聯脊柱微創手術機器人機構,該機器人機構包括:三自由度(3,5,7)串聯部分和三自由度并聯部分(9)組成。
串聯部分的第一自由度(3)為移動自由度,包括:固定平臺(1),第一絲杠套筒(2),第一電機(14),第一絲杠(16),第一導桿(17),第一絲杠螺母(15),被動伸縮桿(4)。
串聯部分的第一個自由度(3)零部件之間的連接:第一導桿(17)和第一電機(14)分別和固定平臺(1)通過螺釘連接。第一電機(14)和第一絲杠(16)通過聯軸器進行連接。第一絲杠螺母(15)和被動伸縮桿(4)通過螺釘同軸心連接。然后將固定平臺(1)和第一絲杠套筒(2)通過螺釘連接。將第一絲杠螺母(15)的兩個孔和第一導桿(17)、第一電機(14)分別對應對齊,啟動電機帶動第一絲杠螺母(15)移動。這樣在第一電機(14)轉動的時候,被動伸縮桿(4)就可以沿著第一絲杠套筒(2)上下移動。
串聯部分的第二個自由度(5)為轉動自由度,包括:被動伸縮桿(4),伸縮桿蓋(18),第一套筒(19),第一轉軸(22),第一軸承(20),第二軸承(21),第三軸承(23),第一端蓋(24),第二電機(25)和第一轉臂(6)。
串聯部分的第二個自由度(5)零部件之間的連接:將第二軸承(21)和第一轉臂(6)同軸心放入,下部和第一轉臂(6)接觸,上部和第一轉軸(22)的階梯軸下部接觸。再將第一軸承(20)和第一轉臂(6)同軸心下部放入,第一軸承(20)上部和第一轉臂(6)接觸,下部和第一套筒(19)接觸。再將第一套筒(19)和第一轉軸(22)同軸心底部放入,固定第一軸承(20)。將第一轉軸(22)放入伸縮桿蓋(18)的中凹部位,將這兩部分用螺釘連接。而后將伸縮桿蓋和被動伸縮桿(4)通過螺釘連接。將第三軸承(23)和第一轉軸(22)同軸心放入上部和第一轉軸(22)的階梯軸接觸。然后將第二電機(25)和第一端蓋(24)進行螺釘連接。然后將第二電機(25)和第一轉軸(22)中凹部分對齊插入,將第一端蓋(24)和第一轉臂(6)通過螺釘連接。在第二電機(25)啟動后,第一轉軸(22)不動,第二電機(25)帶動第一端蓋(24),第一端蓋(24)帶動第一轉臂(6)進行轉動,形成轉動副。
串聯部分的第三個自由度(7)為轉動自由度,包括:第一轉臂(6),第二轉臂(8),第三電機(26),第二端蓋(27),第四軸承(28),第五軸承(30),第二轉軸(29)。
串聯部分的第三個自由度(7)零部件之間的連接:將第一轉臂(6)和第二轉臂(8)同軸心放置,將第二轉軸(29)同軸心從下部放入,使得第二轉軸(29)的階梯軸和第二轉臂(8)接觸。再將第五軸承(30)同軸心底部放入,第五軸承上部和第二轉軸(29)的階梯軸接觸。將第二端蓋(27)底部同軸心放入,和第一轉臂(6)螺釘連接,并且軸向限制第五軸承(30)的向下移動。將第四軸承(28)上部同軸心放入,下部和第二轉臂(8)接觸。然后將第三電機(26)和第二端蓋(27)進行螺釘連接。然后將第三電機(26)和第二轉軸(29)中凹部分對齊插入,將第二端蓋(27)和第一轉臂(6)通過螺釘連接。第二轉軸(29)和第二轉臂(8)通過銷進行連接。在第三電機(26)啟動后,電機不動,第二轉軸帶動第二轉臂(8)進行轉動,形成轉動副。
串聯部分的末端,即第二轉臂(8)的末端和并聯平臺(10)通過螺釘固連在一起。
并聯部分分為五部分:并聯平臺(10),兩條支鏈(11-1,11-2),絲杠(12)和萬向平臺(13)組成。
其中,兩條支鏈相同,這里用第一條支鏈(11-1)進行說明。
支鏈的第一個自由度是萬向副,萬向副的第一個轉動副零部件包括:并聯平臺(10),第一螺母(31-1),第二套筒(32-1),第六軸承(33-1),第三轉軸(34-1),第一旋轉零件(35-1)。
并聯部分的第一個萬向副的第一個轉動副零部件之間的連接:將兩個第六軸承(33-1)分別從兩側同軸心放入并聯平臺(10)第一條支鏈(11-1)的孔中,卡在孔的內階梯軸上。將第三轉軸(34-1)和第一旋轉零件(35-1)同軸心連接。再將第三轉軸(34-1)從并聯平臺(10)前端安裝在第六軸承(33-1)的軸承孔內。將第二套筒(32-1)從并聯平臺(10)后端安裝到第三轉軸(34-1)上和第六軸承(33-1)內環接觸。然后將第一螺母(31-1)旋入第三轉軸(34-1)和第二套筒(32-1)接觸。
支鏈的第一個萬向副的第二個轉動副零部件包括:第一旋轉零件(35-1),第三套筒(36-1),第七軸承(37-1),第一螺釘(38-1),第三端蓋(39-1),第一鍵(40-1),第四轉軸(41-1),連接件(42-1)。
支鏈的第一個萬向副的第二個轉動副零部件之間的連接:將第一鍵(40-1)放入第四轉軸(41-1)的鍵槽。第一旋轉零件(35-1)和連接件(42-1)同軸心配合,將添加好鍵的第四轉軸(41-1)對齊連接件(42-1)的鍵槽插入。第三套筒(36-1)分別自第四轉軸(41-1)兩端插入,和連接件(42-1)接觸。將兩個第七軸承(37-1)分別自第四轉軸(41-1)兩端插入,和第三套筒(36-1)接觸。將兩個第三端蓋(39-1)分別自第四轉軸(41-1)兩端插入,和第七軸承(37-1)接觸。
支鏈的第二個自由度是移動自由度,零部件包括:連接件(42-1),絲杠底座(43-1),第一支撐座(44-1),第四電機(45-1),第一帶輪(46-1),第一皮帶(47-1),第二帶輪(48-1),第八軸承(49-1),第四端蓋(50-1),第二導桿(51-1),第二絲杠(52-1),第二絲杠螺母(53-1),第二支撐座(54-1),直線軸承(55-1),第二被動伸縮桿(56-1)。
支鏈的第二個自由度,移動自由度零部件之間的連接:連接件(42-1)和絲杠底座(43-1)通過螺釘連接在一起。第四電機(45-1)和第一支撐座(44-1)通過螺釘連接。第四電機(45-1)和第一帶輪(46-1)連接。第八軸承(49-1)和第一支撐座(44-1)同軸心配合,第八軸承(49-1)外側通過第四端蓋(50-1)固定外圈。第一支撐座(44-1)和絲杠底座(43-1)通過螺釘連接。第二絲杠(52-1)細端插入第八軸承(49-1)中,軸階和第八軸承(49-1)的內圈接觸。第二絲杠(52-1)突出細端和第二帶輪(48-1)配合。第一皮帶(47-1)和第一帶輪(46-1)與第二帶輪(48-1)配合,傳遞轉矩。第二導桿(51-1)的兩端分別和第一支撐座(44-1)與第二支撐座(54-1)配合固定。第二絲杠螺母(53-1)和第二導桿(51-1)與第二絲杠(52-1)分別對應配合。第二絲杠螺母(53-1)和第二被動伸縮桿(56-1)螺釘連接。直線軸承(55-1)固定在絲杠底座(43-1)和第二支撐座(54-1)之間。
支鏈的第三個自由度是萬向副,零部件包括:第二被動伸縮桿(56-1),第二旋轉零件(57-1),第九軸承(62-1),第十軸承(63-1),第二螺母(64-1),第三螺母(58-1),第十一軸承(59-1),第四套筒(60-1),第二絲杠套筒(61-1)。
支鏈的第三個自由度,萬向副零部件之間的連接:第九軸承(62-1)和第十軸承(63-1)分別從第二旋轉零件(57-1)兩端同軸心配合,外圈和第二旋轉零件接觸配合。第二被動伸縮桿(56-1)細端安裝在第九軸承(62-1)和第十軸承(63-1)的軸承孔內,軸階固定第九軸承(62-1)的內圈。第二螺母(64-1)自第二被動伸縮桿(56-1)細端旋入,將第十軸承(63-1)固定。
第十一軸承(59-1)和第二旋轉零件(57-1)同軸心配合,外圈和第二旋轉零件(57-1)接觸。第二絲杠套筒(61-1)和第四套筒(60-1)同軸心配合。安裝好的第二絲杠套筒(61-1)安裝在第十一軸承(59-1)孔內。第三螺母(58-1)自第二絲杠套筒(61-1)的另一端旋入,將第十一軸承(59-1)固定。
萬向平臺(13)的零部件包括:并聯平臺(10),第十二軸承(65),第一擋板(66),萬向內平臺(67),第五電機(68),第三絲杠套筒(69),第三帶輪(70),第二皮帶(71),第四帶輪(72),第二擋板(73),第十三軸承(74),第十四軸承(75),第三擋板(76),第十五軸承(77),第四擋板(78)。
萬向平臺(13)零部件之間的連接:第十二軸承(65)和第十三軸承(74)分別同軸心內側放入并聯平臺(10),外圈定位。將第一擋板(66)和第二擋板(73)分別放入第十二軸承(65)和第十三軸承(74)的軸承孔內,階梯固定軸承內圈,將兩個軸承進行定位。第十四軸承(75)和第十五軸承(77)分別同軸心內側放入第三擋板(76)和第四擋板(78),外圈定位。將萬向內平臺(67)兩軸分別放入第十四軸承(75)和第十五軸承(77)的軸承孔內,軸階固定軸承內圈,將兩個軸承進行定位。然后用螺釘將第一擋板(66)、第二擋板(73)、第三擋板(76)和第四擋板(78)用螺釘連接固定。第三絲杠套筒(69)放入萬向內平臺(67)中固定。第五電機(68)和萬向內平臺(67)螺釘連接。第三帶輪(70)和第三絲杠套筒連接固定。第四帶輪(72)和第五電機(68)固定。第二皮帶(71)和第三帶輪(70),第四帶輪(72)配合。當第五電機(68)帶動第四帶輪(72)轉動時,通過第二皮帶(71)帶動第三帶輪(70)和第三絲杠套筒(69)轉動,進而絲杠(12)轉動,形成移動。
本發明和已有技術相比所具有的增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第一到第三電機(14,25,26)驅動進行串聯部分的移動,調節并聯平臺的位置。兩條支鏈(11-1,11-2)上的兩個第四電機(45-1,45-2)來調節末端執行器的位姿,第五電機(68)的轉動,調節末端執行器的工作深度
提供一種混聯脊柱微創手術機器人機構,可以用來實現脊柱微創手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雙足步行機器人機構,其特征在于:
包括串聯機構(1,2,4,6,8)和并聯機構(9)。
串聯部分第一電機(14)的轉動調節并聯平臺的高度,適應不同體型的身體。第二電機(25)的第三電機(26)的轉動,帶動第一轉臂(6)和第二轉臂(8)轉動,進而帶動并聯平臺的移動。
并聯部分在兩個第四電機(45-1,45-2)的協同配合下,末端執行器的位姿可以改變,確定手術的姿態。在第五電機(68)的驅動下,可以確定末端執行器工作的深度。
在第二到第五電機(25,26,45-1,45-2,68)的配合下,可以實現繞遠心點轉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2173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