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流量數據的本地網客戶端性能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019914.6 | 申請日: | 2017-0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7894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31 |
| 發明(設計)人: | 程永新;孫玉穎;戴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新炬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G06F1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31290 | 代理人: | 袁亞軍,金碎平 |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青浦區外青***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流量 數據 本地網 客戶端 性能 分析 方法 | ||
1.一種基于流量數據的本地網客戶端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先采用網絡旁路方式實時采集本地網客戶端訪問WEB業務系統的流量數據,并進行數據解析;
b)分析WEB業務系統整體性能數據以及本地網客服端訪問業務系統的各關鍵性能指標數據,預設性能分析指標,進行縱向系統層和橫向本地網客戶端層的對比,查找存在性能問題的終端;
c)對存在性能問題的本地網終端進行性能自查,結合業務系統關鍵性能指標快速定位客戶端的性能問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量數據的本地網客戶端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包括如下過程:
a1)把所有本地網客戶端訪問業務系統的流量通過鏡像端口復制到總樞紐中心的交換機鏡像端口;
a2)將交換機鏡像的端口與旁路偵聽設備服務器的網卡連接;
a3)利用旁路偵聽設備服務器自動收集本地網客戶端和應用服務器之間交換機的所有流量報文信息,并將報文信息進行解析入庫到系統數據庫。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流量數據的本地網客戶端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3)中的流量報文信息包括用戶訪問的應用功能模塊、cooki e/sess i on-i d、GET/POST參數、客戶端IP、瀏覽器類型、服務器IP、頁訪問量、頁加載時間、頁終止率、服務器響應時間和網絡傳輸時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量數據的本地網客戶端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基于WEB業務系統服務器維度定義業務系統關鍵性能指標類型,所述業務系統關鍵性能指標類型包括最慢的頁面排名、網絡傳輸耗時、服務器響應耗時、失敗頁錯誤類型及比例以及應用大對象排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量數據的本地網客戶端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基于本地網地市客戶端維度定義業務系統關鍵性能指標類型,所述業務系統關鍵性能指標類型包括實時系統整體性能情況、地市整體性能情況、實時系統整體出錯率、本地網客戶端訪問區域分布、本地網客戶端頁加載時間以及本地網客戶端頁終止率。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流量數據的本地網客戶端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中的本地網終端進行性能自查包括:
硬件層:對CPU內存資源占用情況、IE游覽器版本、證書安裝、進程情況、磁盤IO利用率以及磁盤使用率進行分析,判斷定位是否存在自身終端硬件問題;
網絡層:對網絡延時、丟包率以及路由跳轉進行分析,判斷定位是否存在終端網絡傳輸性能問題;
應用層:對業務操作速度、業務報錯類型以及數據處理速度進行分析,判斷定位是否存在后臺應用服務器響應處理性能問題。
7.如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流量數據的本地網客戶端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還包括根據本地網客戶端的具體IP地址,進行客戶端會話數據的收集和分析,查看其訪問業務系統所有頁面的響應時間和邏輯代碼,分析訪問業務系統的具體性能數據,追溯業務性能瓶頸,并對收集的業務性能瓶頸進行過濾,最后形成主動式的業務性能優化分析流程進行后續優化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新炬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新炬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991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盤用基板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呈現網絡訪問請求分析結果的方法與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