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消除農村型黑臭水體的治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15040.7 | 申請日: | 2017-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836114B | 公開(公告)日: | 2018-11-30 |
| 發明(設計)人: | 莊緒亮;徐圣君;吳尚華;王睿;姜參參;馮書耕;莊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E02B3/02 | 分類號: | E02B3/02;C02F3/34;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王安娜;李翔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消除 農村 型黑臭 水體 治理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消除農村型黑臭水體的治理方法包括將流域劃分為若干個控制單元;計算各個控制單元的入河負荷量、河道內源和流域的入河負荷總量、河道內源總量,其中,所述入河負荷量包括入河工業點源負荷量和入河農業面源負荷量之和;計算各個控制單元的水環境容量和流域的水環境總容量;計算各個控制單元的污染負荷擬定削減量和流域的污染負荷擬定削減總量;實施控源減排工程;實施流域智慧水務運行管理與保障工程。本發明以典型農村區域工業點源、農業面源、河道內源污染為核心要素,以最小的經濟投入分別實施控源截污、農業綜合防控與河流生態系統構建工程,實現區域水體黑臭消除與現代工、農業協調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污染治理與農村生態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消除農村區域黑臭水體的治理方法。
背景技術
過去30年,我國集約化農業生產模式在利用占世界9%耕地成功解決了占世界總人口20%的13億國人的吃飯問題,到2013年實現糧食產量“十連增”輝煌的同時,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這30年間,化肥、農藥用量遞升,牲畜糞便、秸稈等廢棄物劇增,已造成農村和農田的廣泛面源污染和土壤肥力下降等嚴重問題。根據2010年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結果,農業污染源排放的化學需氧量(COD)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3.7%(1324萬噸);農田排放的氮、磷分別占總量的57.2%和67.4%(270萬噸和28萬噸);重金屬排放主要集中在銅2452噸、鋅4862噸。這些面源污染物通過地表徑流與地下滲漏的方式進入水體環境,是水體富營養化與地下水污染的最主要的污染源。與此同時,隨著城市發展過程中部分工業企業外遷到農村區域,在農村區域形成農業面源與工業點源共同污染區域水體的局面,水體黑臭狀況同樣突出。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用于消除農村型黑臭水體的治理方法,以消除黑臭水體。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用于消除農村型黑臭水體的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將流域劃分為若干個控制單元;
計算各個控制單元的入河負荷量、河道內源和流域的入河負荷總量、河道內源總量,其中,所述入河負荷量包括入河工業點源負荷量和入河農業面源負荷量之和;
計算各個控制單元的水環境容量和流域的水環境總容量;
計算各個控制單元的污染負荷擬定削減量和流域的污染負荷擬定削減總量;
實施控源減排工程;
實施流域智慧水務運行管理與保障工程;
通過以上步驟實現水體的化學需氧量、氨氮、溶解氧和河流流量的指標達標。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源減排工程是以流域污染總量消減方案為核心,分別從工業點源、農業面源、河道內源三個方面實施實現控源減排措施,實施工業點源控制工程、農業面源綜合控制工程、內源污染控制工程。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將流域劃分為若干個控制單元的步驟包括:
根據流域管理主體、水系結構、污染源分布和產流匯流過程,確定影響河流水質的污染源分布區域,將污染源分布區域劃分為若干個控制單元。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計算各個控制單元的水環境容量和流域的水環境總容量的步驟中,采用模型估算方法計算各個控制單元的水環境容量,計算方法如下:
其中,Cs為水質目標,C0為斷面起始濃度,Q0為河流流量,u為平均流速,K為綜合降解系數,X為第m個污染源距控制斷面的距離,qm為第m個污染源的流量;i為污染源的總個數;一般地,NH3-N降解系數為0.5,COD降解系數為0.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未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504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眼藥水瓶
- 下一篇:具有洗眼功能的眼睛按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