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淺海吹填區海底管線的保護的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014993.1 | 申請日: | 2017-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6609885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丁天明;艾萬政;劉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L1/20 | 分類號: | F16L1/20;F16L57/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銘澤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潘宏偉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淺海 吹填區 海底 管線 保護 設計 方法 | ||
1.一種基于淺海吹填區海底管線的保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基于淺海吹填區海底管線的保護的設計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S1:拋錨仿真:利用計算機仿真軟件仿真船錨從拋出到貫穿海底計算出船錨對海底的沖擊能量E1,根據船錨對海底的沖擊能量E1推算出船錨所能貫穿于海底的深度h1,計算的結果保存備用;
S2:管線仿真:利用計算機軟件仿真海底管線在海底所能承受的最大沖擊能量E2,根據船錨對海底的沖擊能量E1與海底管道在海底所能承受的最大沖擊能量E2之差E3和船錨對海底的沖擊能量E1與船錨貫穿于海底的深度h1的關系推算出海底管道的最佳安全埋深h2,計算的結果保存備用;
S3:實船試驗:利用實體船體在海洋中試驗測得船錨從拋出到貫穿海底通過重力做功W1、水阻做功W2和錨鏈做功W3推算出船錨對海底的實際沖擊能量E4,根據船錨實際對海底的沖擊能量E4推算出船錨所能貫穿海底的實際深度h3,計算的結果保存備用;
S4:實管試驗:利用實體海底管線在海底所承受的壓力F1和海底管線所能承受的最大沖擊力F2,推算出海底管線在海底實際所能承受的最大沖擊E5,根基船錨實際對海底的沖擊能量E4與海底管線在海底實際所能承受的最大沖擊E5之差E6和船錨實際對海底的沖擊能量E4與船錨所能貫穿海底的實際深度h3的關系推算出海底管道實際的最佳安全埋深h4,計算的結果保存備用;
S5:對比分析:將步驟S2中仿真計算出的海底管道的最佳安全埋深h2與步驟S4中實際試驗計算出的海底管道實際的最佳安全埋深h4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對比分析的結果,制定出海底管線在海底的最佳安全埋深H。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淺海吹填區海底管線的保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重力做功W1=(M+m)GL,其中M為船錨的質量,m為錨鏈的質量,G為該錨點的重力加速度,L為釋放的錨鏈長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淺海吹填區海底管線的保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水阻做功W2=fL,其中f為水對船錨及錨鏈的阻力,L為釋放的錨鏈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淺海吹填區海底管線的保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錨鏈做功W3=FL,其中F為錨鏈對船錨的拉力,L為釋放的錨鏈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淺海吹填區海底管線的保護的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5中制定的海底管線在海底的最佳安全埋深H與步驟S2中仿真計算出的海底管道的最佳安全埋深h2和步驟S4中實際試驗計算出的海底管道實際的最佳安全埋深h4的關系是:h4<H<h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海洋大學,未經浙江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01499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淋浴龍頭
- 下一篇:能自動調節的快速接頭組件





